茶叶产品

  岩茶简介

  岩茶制作

网上留言

                                  返回首页 | 大红袍传说 | 茶叶功效 | 武夷山概况

返回茶文化

《虎丘茶经注补》陈 鉴,约1655年

明清茶书

                    一之源
  [经]茶,树如瓜芦。(注:瓜芦,苦袄也。广州有之。叶与虎丘茶无异。但瓜芦苦耳。)花如白蔷薇。(注:虎丘茶,花开比白蔷薇而小,茶子如小弹。)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注:虎丘茶园,在烂石砾壤之间。)野者上,园者次。(注:虎丘野而园。)宜阳崖阴林。(注:虎丘之西,正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注:虎丘紫绿,笋芽卷舒皆上)。
  [补]鑑亲采数嫩叶,与茶侣汤愚公小焙烹之,真作豆花香。昔之鬻虎丘茶者,尽天池也。

                    二之具
  [经]籝、篮、筥,以竹织之,茶人负以采茶。(注:虎丘山下竹佳籝小,僧人即茶人。)灶、釜,甑。(注:虎丘焙茶同。)杵臼、碓,规、模、棬、承、台、砧、碾。(注:唐宋制茶屑同,今叶茶不用。)芘莉、蒡莨,以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篾织方眼。四者大小不一,以别茶也。(注:虎丘同。)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以焙。(注:虎丘同。)茶半干,贮下层,全干,升上层。(注:虎丘同。)串,一斤为上串,半斤为中串,四两为小串。(注:串,一作穿,,谓穿而挂之。虎丘同。)育,以木为之,以竹编,中有桶,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中置一器,贮煨火,令媪媪然。江南梅雨时,燥之以炭火。(注:虎丘同。)

                   三之造
  [经]凡采茶,在二三四月间。茶之笋者,生烂石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之。茶之芽,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中枝颖拔佳。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气不采。采之,蒸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其干矣。(注:与虎丘采焙法同。但陆《经》有捣之拍之,今不用。)茶有千万状。如口人靴者,蹙缩者;犁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轮困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其形篱*然;有如霜荷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自口靴至于霜荷八等,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则黑,日成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注:虎丘之品,真如口靴至拂水制之,精粗存乎其人。)
  [补]黄儒《茶录》:一戒采造过时,二戒白合盗叶,三戒入杂,四戒蒸不熟及过熟。(注:谷雨后谓之过时。茶芽有雨,小叶抱白,是为盗叶。杂以杨、柳、柿,是为入杂。)
[经]泉水上,天雨次, 井水下。(注:虎丘石泉,自唐而后,渐以填塞,不得为上。而憨憨之井水,反有名。)
  [补]刘伯刍《水记》:陆鸿渐为李季卿品虎丘剑池石泉水第三。张又新品剑池石泉水第五。《夷门广牍》谓:虎丘石泉,旧居第三,渐晶第五。以石泉泓淳,皆雨泽之积渗,窦之潢也。况阖庐墓隧,当时石工多闭死,僧众上栖,不能无秽浊渗入。虽名陆羽泉,非天然水,道家服食,禁尸气也。
  鑑欲浚剑池之水,凿小渠流人雀涧,则泉得流而活矣。李习之谓:剑池之水不流为恨事,然哉。

                  五之煮
  [经]山水乳泉,石泓漫流者,可以煮茶。(注:陆羽来吴时,剑池未塞,想其涓涓之流。今不堪煮。)汤之候,初曰虾眼,次曰蟹眼,次日鱼眼。若松风鸣,渐至无声。(注:虾蟹鱼眼,言 内水沸之状也,声如松涛,渐缓,则火候到矣。过此则老。)勿用膏薪爆炭。(注:干炭为宜,干松筴尤妙。)
  [补]苏廙传: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觞,则与凡荈无异。故煎有老嫩,注有缓急,无过不及,是为茶度。陆平泉《茶寮记》:茶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饽鼓泛,投茗器中,初人汤少许,使汤茗相投,即满注,云脚渐开,乳花浮面,则味全。盖唐宋茶用团饼碾屑,味易出,今用叶茶,骤则味乏,过熟则昏渴沉滞矣。
  [经]器用风炉、炭挝、鍑、火夹、纸袋、都篮、漉水囊、瓢碗、涤巾。
  [补]锡瓶。宜兴壶,粗泥细作为上。瓯盏,哥窑,厚重为佳。瓶壶用草小荐,防焦漆几。

                  六之饮
  [经]茶有九难,曰造,曰别,曰器,曰火,曰水,曰炙,曰末,曰煮,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爆炭,非火也;飞滩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注:今不用未,当改曰:纸包甕贮,非藏也。)
  [补]陆平泉《茶寮记》:品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独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者。
  陈眉公《秘笈》:凉台静室,明窗净几,僧寮道院,竹月松风,晏坐行吟,清谈把卷,茶候也。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而超轶世味者,茶侣也。
  高深甫《八笺》:饮茶,一人独啜为上,二人次之,三人又次之,四五六人,是名施茶。
鑑谓:饮茶如饮酒,其醉也非茶。

                 七之出
  [经]浙西产茶,以湖州顾渚上,常州阳羡次,润州傲山又次,苏州洞庭山下。(注:不言苏州虎丘,止言洞庭山,岂羽来时,虎丘未有名耶。)
  [补]《姑苏志》:虎丘寺西产茶。(注:虎丘寺西,去剑池不远,天生此茶,奇。且手掌之地,而名于四海,又奇。)
  唐张籍《茶岭诗》,有“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之句。朱安雅以为,今二山门西偏,本名茶岭,今称茶园。张文昌居近虎丘,故看家人摘茶。又可见唐时无官封茶地。)

                 八之事
  [经]《吴志·韦曜传》: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曜,常密赐茶舜以代酒。又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愦闷,常仰吴茶,汝可置之。
  [补]鉴按:《茶经》七之事多不备,如王褒《僮约》:武阳贩茶;许慎《说文》:茗,茶芽也;  张华《博物志》:饮真茶者少眠;沈怀远《南越志》:茗,苦涩,谓之过罗。四事在唐以前,而羽失载。
  羽同时常伯熊,临淮人,御史大夫李季卿,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而前,季卿再举杯。至江南,闻羽名,亦召之,羽衣野服而人,季卿不为礼,羽因作《毁茶论》,为季卿也。
  国初天台起云禅师住虎丘,种茶。徐天全有齿谪回,每春末夏初,入虎丘开茶社。
  吴匏庵为翰林时,假归,与石田游虎丘,采茶手煎对啜,自言有茶癖。
  文衡山素性不喜杨梅,客食杨梅时,乃以虎丘茶陪之。罗光玺作《虎丘茶》记,嘲山僧有替身茶。
   宋懋澄欲伐虎丘茶树。钟伯敬与徐元叹,有虎丘茶讯,谓两人交情,数千里,以买茶为名,一年通一信,遂成故事。伯敬筑室竟陵,云将老焉,远游无期,呼元叹贾余力一往,元叹有答茶讯诗。醉翁曰:茶树一种人地,不可移,移即死,故男女以茶聘,朋友之交,亦然。钟徐茶讯,是之取耳。闻元叹有奠茶文。谭友夏《冬夜拜伯敬墓诗》云:姑苏徐逸士,香雨祭茶时。又有诗寄元叹云:河上花繁多有泪,吴天茶老久无香。正感二子之交情也。

                 九之撰
  [经]鲍令晖有《香茗赋》。
  [补]宋姑苏女子沈清友,有《续鲍令晖香茗赋》。(注:见杨南峰手镜。)鉴有《虎丘茶赋》。(注:见赋部。)
  唐韦应物《喜武丘园中茶生》诗: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仙源。聊因理郡余,率尔植山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张籍《茶岭诗》:紫芽连白叶,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陆龟蒙《煮茶》诗: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生,并下蓝英末。倾余精英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皮  日休《和煮茶》诗:香泉—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眼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鉴按:皮陆茶咏各十首,俱咏顾渚,非咏虎丘也。但二公俱踪迹虎丘,摘其一以存虎丘茶手。
  国初王璲《赠天台起云禅师住虎丘种茶》诗:上人住孤峰,清闲有岁月。袖带赤城霞,眉端凝古雪。种茶了一生,经纶人萌蘖。斯知一念深,于义亦超绝。
  罗光玺《观虎丘山僧采茶作诗寄沈朗倩》云:晚塔未出烟,晓光犹让露。僧雏启竹扉,语向惊茶寤。云摘手知肥,衲里香能度。老僧是茶佛,须臾毕茶务。空水澹高情,欲饮仍相顾。山鸟及闲啼,松花压庭树。
  陈鑑《补陆羽采茶诗并序》:陆羽有泉井,在虎丘,其旁产茶,地仅亩许,而品冠乎罗齐松萝之上。暇日游观,忆羽当日必有茶诗,今无传焉,因为补作云:物奇必有偶,泉茗一齐生。蟹眼闻煎水,雀芽见斗萌。石梁苔齿滑,竹院月魂清。后尔风流尽,松涛夜夜声。
  钟惺《虎丘品茶》诗:水为茶之神,饮水意良足。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饮罢意爽然,香色味焉往。不知初啜时,何从寄遐想。室香生炉中,炉寒香未已。当其离合间,可以得茶理。
  崔浩《封茶寄文祠部》诗:细摘春旗和月焙,晨兴封裹寄东曹。秋清亦可助佳兴,白舫青箧山月高。
  刘凤《虎丘采茶曲》:山寺茶名近更闻,采时珍重不盈斤。直输华露倾仙掌,浮沫春瓷破白云。
陈鑑《虎丘试茶口号》:蟹眼正翻鱼眼连,拾烧松子一条烟。携将第一虎丘品,来试慧山第二泉。
  吴士权《虎丘试茶诗》:虎丘雪颖细如针,豆荚云腴价倍金。后蔡前丁浑未识,空从此苑雾中寻。响停唧唧砌虫余,**吹云绕竹庐。泉是第三茶第一,仙芽传里未曾书。
  朱隗《虎丘采茶竹枝词》:“钟鸣僧出乱尘埃,知是监司官长来。携得梨园高置酒,阊门留着夜深回。”“官封茶地雨泉开,皂隶衙官搅似雷。近日正堂偏体贴,监茶不遣掾曹来。”“茶园掌地产希奇,好事求真贵不辞。辨色嗔香空赏鉴,哪知一样是天池。”

                 十之图
  [经]以素绢,或四幅,或六幅,分题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水、之煮、之饮、之出、之事、之撰,俱在图中,目击而存。
[补]李龙眠有《虎丘采茶图》,见题跋。沈石田为吴匏庵写《虎丘对茶坐雨图》,今在王仲和处。王仲山有《虎丘茗碗旗枪图叙》。沈石天每写虎丘图,四面不同,春山秋树,夏云冬雪,种种奇绝。鉴兹补陆不图而图,庶不没虎丘茶事。

引自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茶谱》
《煮泉小品》
《茶寮记》
《茶说》屠隆
《茶录》
《茶疏》
《茶解》
《茗谭》
《茶笺》
《洞山岕茶系》
《茶说》黄龙德
《岕茶笺》
《虎丘茶经注补》
《茶史》
《续茶经》
《龙井访茶记》
 

 

 

 

 

 

 

 

 

 

 

 

 

 

 

 

 

 

 

 

 

 

 

 

 

 

 

 

 

 

 

 

 

 

 

 

 

 

 

 

 

 

 

 

 

 

 

返回茶文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荣誉  返回首页
 
   
  

电话:086-0599-5113816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113816
Address: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齐云路56号

Email:
xmx001@vip.sina.com
   版权所有©1999-2004 www.wuyishantea.com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