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

  岩茶简介

  岩茶制作

岩茶论坛

                                  返回首页 | 大红袍传说 | 茶叶功效 | 武夷山旅游

<<返回贤庚文章首页

关于编撰“武夷茶艺”的记忆及感想

黄贤庚个人简介

武夷古崖居的遐想

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

乌龙茶源于武夷山

关于编撰“武夷茶艺”

茶师张天福三段武夷情

武夷摩崖石刻中的...

武夷茶文化VCD
茶艺师培训招生简介
《佳茗飘香》...
  武夷茶艺

  

○黄贤庚

    近读茶文化大师陈文华《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见《农业考古》),很受启发,对其观点很是赞赏。特别是文中提及了“武夷茶艺”,作为“武夷茶艺”的编撰者,我倍感兴奋,就此写篇小文。
我生于武夷茶乡,长于茶农世家。从小就在茶山滚爬,受茶香熏陶,被茶水养育。对长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岩茶,充满深情,倾注厚爱,长大念书后,又爱上了武夷茶文化。因此不遗余力著文、编书为之呐喊张扬。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乌龙茶的鼻祖,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不论在古茶书上或当代程启坤老师编的《中国茶经》、余悦老师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等茶书的每个篇卷中都能见之绰约身姿。
由于受自然保护地的限制,其发展缓慢,年产仅7-8万担,总量不多;由于其品质优异,物以为稀,如皇帝之女不愁嫁。故市场中见之不多,广告上鲜见身影。似华贵佳人,深藏闺阁,我为之焦燥不平,立志为之声扬。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醒沉睡的武夷山,随之也喊醒了这位“佳人”,使其再显丰彩,光耀于世。台、港及东南亚国家的老客户或来电来信询问,或亲自前来探视武夷茶事,有位二十年代经营岩茶的香港大亨竟想买断岩茶的经营权。在任者始知岩茶的珍贵,一面是鼓励保护品牌,一面是加大宣传。1990年初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计在当年10月初举办大型的“首届武夷岩茶节”。我等在受时任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吴邦才的嘱咐,在编著《武夷奇茗》(1990年福建海潮出版社出版)的同时,又指令我编撰一套岩茶品饮程序。
受命之初,心亦惶惶。我一面翻阅大量资料,一面走访茶师茶农,笨鸟先飞,经过二个多月的收集整理,终于列出了当地岩茶的冲泡品饮方法、先后顺序,将之列为27道。

    其后便是将茶道程序,归纳为四字,即:恭请上座 焚香静气 丝竹和鸣 叶嘉酬宾 活煮山泉 孟臣沐霖 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 若琛出浴 游山玩水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三色 喜闻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兰芷 品啜甘露 三斟石乳 领略岩韵 敬献茶点 自斟慢饮 欣赏歌舞 游龙戏水 尽杯谢茶。
    别看这108字,作为创始之作,也颇费苦心。我根据武夷岩茶历史籍书记载,融合古今冲泡技巧,结合当地民间习俗,引用山水传说等进行升华,使之出之有典,含之有物。就此略举数。
叶嘉酬宾:宋苏轼《叶嘉传》将武夷岩茶比为叶嘉,意为其叶嘉美。酬宾即以茶示客人。
乌龙入宫:即把茶叶放入紫砂壶,乌龙即乌龙茶,岩茶系乌龙茶类,宫意指当地泡岩茶多用紫砂壶。
悬壶高冲:乃冲泡乌龙茶之技法,高冲可使茶叶蠕动、更快出味。
活煮山泉:即用有焰无烟的火煮水,煮至初沸为宜,古人云“活水仍须活火煎”。
孟臣沐霖、若琛出浴:系冲洗壶、杯,为避免字眼重复,经推敲出“沐霖”、“出浴”,既形象,又含蓄。
春风拂面:即以壶盖括去茶面上的泡沫,形象为拂面。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两道是传统工夫茶斟茶法,关公之忠义肝胆,韩信之睿知大度,为民间所崇敬。因而此斟茶之喻,历来受饮者认同。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得到茶人赞同。虽然是个持杯方法,却是反复斟酌而出的。
    至于兰芷、甘露、石乳、岩韵等都是武夷岩茶的历代名称。特别是“岩韵”乃岩茶所独有,后有他处茶艺套用它,即遭到茶界非议。
    为何要“初品”、“再斟”、“三斟”,因为品饮岩茶需细心慢品,才能领略其韵。清代才子袁枚“武夷赏茶”文也称“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当今山人品茶至少也要冲三、五道才罢(岩茶可冲7-8道)。
    这27道系品饮艺术,所以才有“进献茶点”、“自斟慢饮”、“欣赏歌舞”等。目的在于延长时间,让人得以充分享受。
    为了使此品饮艺术展示于舞台,我们将其中不便表演的删除掉9道:即恭请上座再斟兰芷 品啜甘露 初品奇茗 三斟石乳 敬献茶点 自斟慢饮 欣赏歌舞 游龙戏水。剩下18道,经过有关人员导排,成为可表演、观赏的“武夷茶艺”。
    当时有人提议名以“武夷茶道”,没有被采纳:一是认为茶道虽出中国,但长期被日本所专用,如沿用之反被人误为套用;二是“武夷茶艺”重在表演、观赏,比“道”较为浅出、直观,故用茶艺。
    此套“武夷茶艺”经表演后,倍受到青睐,被武夷山大小茶馆所应用,受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被中央、省及外地电台拍摄播放,并到国内陕西、山东、浙江多处交流,还出境到香港、台湾和出国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表演,受到好评和赞赏。1996年8月20日在新加坡表演时,2000多人在座的剧场雅雀无声,静观表演,在通俗文艺占主导地位的现代都市,出现这种盛况,使领队深感意外。应“台湾观光协会”邀请,1997年8月25日至9月3日在台演出13场,场场爆满,很多观众说是“大开眼福”、“武夷茶艺独树一格”。另外近十年来,武夷山还先后举办过五届“岩茶节”、三次国际“无我茶会”,期间均进行“武夷茶艺”表演、交流,“武夷茶艺”成了婀娜多姿的武夷文化使者,深受世人欢迎。
    “武夷茶艺”诞生不久,很快外传,首先是福建全省。福州、福安、安溪的茶艺“都与武夷山的工夫茶艺大同小异”(见2001年2期《农业考古》25页),说明很多是引用、借鉴了“武夷茶艺”。外地引用、借鉴者也都承认武夷山开先河之事实,时间是最好证明。遗憾的是有的人却说是“清代已经有之”、“明代茶艺”,不知见载所处?有的单位、个人也据之为己有,标傍“某单位”或“我们”编撰、整理出此“武夷茶艺”。
    应当说“武夷茶艺”将品饮乌龙茶的程序整理、提炼为品茶艺术,并经排演为可欣赏文艺节目,是个开创。武夷山市拟将此连同其他茶歌舞节目向国家文化部申报“中国茶歌舞之乡”。说明“武夷茶艺”得到广泛认可,是成功之作。其主要体会有:
    一是要有地方文化内涵。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众多茶文茶诗,山人的制茶活动,朝野的冲泡、品茗方式,积淀了丰厚的武夷茶文化,加之当地的秀丽山水,三教相融的宗教文化等等,这些是挖掘、整理、编撰“武夷茶艺”的源泉。有人说“武夷茶艺”是工夫茶艺,君知否“工夫茶所用茶叶多尚武夷山,源自武夷名茶”。这是福建茶叶专家庄任老师的论见(见《农业考古》92年四期)。另从清袁枚《武夷赏茶》也可见一斑。这些武夷品茶方式经闽南、潮汕文人雅士将它搞得十分繁复,但都未形成系统的、文艺式的茶艺程序。?
    二是要立足于弘扬当地茶文化和以特定茶叶为载体。近年来很多地方都编出茶艺,但其中有的是改头换面,搬套他人之作,或部份撷取他人之作,再行加上几道,后名以“某某茶艺”,没有地方或茶类特色。总之,茶艺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地方之不同,茶类之区别都要表现出来,否则变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方便面”。
    就是同种茶类也因地方不同,其使用茶具也有差异,茶艺表现形式也有区别。如武夷山、安溪、台湾的虽均产乌龙茶,但由于产地之异和饮者要求不同,如在“香清甘活”上,台湾讲究“清”,安溪注重“香”,武夷山则追求“活”。即香要纯正,味要醇厚,甘而要活。“活”须用舌本辨之,微乎其微。武夷岩茶,因为香久味厚,所以用不着闻香杯。闻香杯法主要由外地传入,不一样要照搬。如果器皿茶具、冲泡技法相似,则分不清何处茶,也体现不出地方特色。笔者管窥之见,能把一个地方的茶文化研究深些,无疑也是对中华茶文化的贡献。地方的即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三是编撰时要出之有据。茶文化博大精深,很难做到博览通晓。例如日本讲究“和敬清寂”;韩国茶人讲究“和敬俭真”;我国台湾提倡“清敬怡真”,大陆茶叶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廉美和敬”,程启坤先生提倡“理敬清融”,张天福先生提倡“廉清和静”。这里有国度之区分,也有地区之差异,还有人们的信奉、追求之不同。但不管如何变化,都要编之有据,言之有物,听之顺理,演之成章,决不能凭空臆造,哗众取宠。茶艺也要“源于生活”,然后才“高于生活”,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叫人难以接受。
例如在编“武夷茶艺”时,根据品茶环境要清静高雅,故列“焚香静气”、丝竹和鸣(古乐低声);因武夷山景区有道人题勒的“重洗仙颜”摩崖石刻,所以将用它用引为浇洗壶表;因武夷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品茗游山,相得益新,所以用“游山玩水”,意为括去壶底茶水,以防其滴入茶杯;因岩茶独具“岩韵”,所以将品赏岩茶喻为“领略岩韵”。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四是要坚持高雅文明格调。中国的传统茶德提倡的是:“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充分体现心灵美、行为美、形象美。因此编撰、整理茶艺时要注重高雅、文明,不要掺杂低级趣味,或者会使人容易产生歪邪联想的语言、动作,更不能为了迎合低级趣味和追求高利,歪曲、低毁了茶的高尚情操,辱没了茶的传统美德。
    另则对已经形成的“茶艺”不要随意改动,这有利于坚持地方特色,坚持弘扬地方文化。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已形成、表演多年,仍然受到世人欢迎和好评,就是很好的例证。
此为吾人鄙见,谨此向各位茶人坦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荣誉  返回首页
 
   
  

电话:0599-8357665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316989
Address: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Email:xmx001@vip.sina.com
   版权所有©1999-2004 www.wuyishantea.com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