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武夷茶文化系列 |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受赏。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兴又命令崇安县令亲自监制贡茶,“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大德五年(公元1301),高兴的儿子高久在任邵武路总管之职,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他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从此,武夷岩茶正式成为献给朝廷的贡品,每年必须精工制成龙团饼,沿着驿站递送进入大都(今北京)。当时御茶园的建筑物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进了仁凤门,迎面就是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还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又 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皆极丹陛之盛。”
御茶园设有场官、工员。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采茶360斤,制龙团五千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崇安县令张瑞本在御茶园的左右侧各建一场,悬挂“茶场”的大匾。元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建造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一定要亲自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祭文曰:“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祭华,隶卒鸣金击鼓,鞭炮声响,红烛高烧,茶农拥集台下。同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响彻山谷,回音不绝。在回荡嘹亮的喊山声中,通仙井的井水慢慢上溢,甚为奇异。有人解释之当时已是惊蛰,地气温热,加之祭祀茶神时火熏热炙,地温增高,井水渐溢,这是可能发生的现象,“茶神享醴,井水上溢”之说无百增加一种神奇的色彩,并非迷信,无可厚非。茶农因称通仙井的井水为“呼来泉”。
武夷贡茶鼎盛于元朝。元亡明兴。贡茶制度仍沿袭前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皇帝朱元璋诏令全国产茶之地按规定的每岁贡额送京,并诏颁福建建宁(按,武夷山当时归属于建宁府)所贡的茶为上品。茶中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并下令不得辗捣为“大小龙团”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成为芽茶入贡。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茶树枯败,茶业衰落,武夷岩茶遂免于进贡。御茶园前后经历255年。
另一篇关于御茶园之文: 四曲溪南有一片依山傍水平地,这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园的遗址。 御茶园 清·阙名
御茶园制茶为贡,自宋蔡襄始.先是建州首称北苑龙团,而武夷之茶,名犹未著.元设场官二员。茶园南北五里,各建一门,总名曰御茶园。大德已亥,高平章之子久住创焙局于北。中有仁风门、碧云桥、清神堂、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思敬亭,后俱废,惟喊山台乃元暗都刺建,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台上有亭,名喊泉亭,旁有通仙井。岁修贡事,明著令,定额贡九百十斤,有先春、探春、次春三品,视北苑为粗,而味过之。每岁惊蛰,有司率所属,于台上致祭毕,令役呜金击鼓扬声,同喊:“茶发芽!”而井泉旋即渐满。泉甘冽,以此制茶,异于常品。造茶毕,泉亦渐缩。张邋遢饮其泉曰:不独具茶之美,亦此水之力也。“故名通仙,又名呼来泉。自后,茶贡獈免,悉皆荒废。
注:本文选自《小方壶与地丛钞·武夷纪胜》 |
|
|
|
|||||||||||||
电话:0599-8357665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316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