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茶鼻祖
关于红茶的缘起,得从朱元璋下诏罢造团茶改贡芽茶说起。罢造团茶促使一向未被重视的散茶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到了明朝后期,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及发酵技术先后出现。从而推动了黑茶、红茶和青茶等茶类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全发酵的红茶。
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崇安县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堪并驾。”崇安县令引进的松萝茶制法是刚出现的炒青绿茶的制法,具有当时最先进的炒青技术。在引进该技术后,使武夷茶品质大幅提高,堪与松萝茶并驾齐驱,以至在明后期出现了徐坳在《茶考》中所记的“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的盛况。
《闽小记》中还记载了引进松萝茶制法后武夷茶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武夷劣岗、紫帽、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句月,则紫赤如故。”众所周知红茶是全发酵茶,泡出的茶水汤色红赤,色多紫赤是发酵茶的特点。松萝制法,主要是炒青绿茶的制作技术,这项技术掌握得好,可以使品质大幅提高,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如采摘的鲜茶叶未及时处理,有可能发生日光萎凋,而将萎凋的茶叶再去炒青,这犹如小种红茶特有的传统工序过红锅,而后再去焙干,就会出现汤色红赤。
这些重要史实表明了,在这一时期武夷山出现了茶叶发酵特征。虽说发酵特征的出现,不一定说明红茶就出现,它还有一个工艺完善的过程,但它的出现却是红茶出现的一个征兆。武夷山在学习松萝法制茶不得法之际,反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发酵技术,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武夷山人正式孕育出了正山小种红茶。
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东北5公里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曾为庙湾题词“正山小种发源地”。江墩因江姓而名,江姓自宋未定居江墩至今有24代500多年,其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叶世家”之称。
江家24代传人江元勋讲述其家族流传有红茶产生的说 法:其先祖定居桐木关后世代种茶,约在明末某年时值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青发红,老板心急如焚,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香味,因当地一直习惯于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因此烘好的茶便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给2~3倍的价钱定购该茶,并予付银两,之后红茶便越做越兴旺。
历史证明了,武夷山在引进松萝茶的炒青技术,再加上自己原有的焙制技术,已经具备了红茶制作工艺中最主要的过红锅和薰焙二道工艺技术,那么出现红茶只是时间的问题。该传说只是说明在一个偶然的时机,桐木村首先出现了与传统绿茶不同的另类茶一小种红茶。
随着武夷红茶需求的不断上升,它的产区,也从桐木核心区向外围扩散,从正山到外山,从周边县市到省内,再到省外。对此,吴觉农先生认为:福建红外向外的传播,可能由崇安开始,然后传到江西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过去义宁州的治所)后又到景德镇,再由景德镇传到安徽的东至(现东至镇境内的原至德镇),最后才传到祁门。
后来,红茶的品种不断增加,除开安徽的“祁红”外,新增了云南“滇红”,福建“闽红”、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从制作传播的路线来看,他们都源自武夷山。而在19世纪初叶以前,国外没有红茶生产,到了1848年,东印度公司指派植物学家罗伯特到武夷山,窃取了红茶的制作技术,并带着茶苗、茶种及8名制茶工人到印度,自此世界范围内才出现了红茶的生产。
可以肯定得说,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进行红茶生产的国家,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山自然也是红茶的发源地。
发展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从2000年开始便举全市之力,统一打造武夷山大红袍品牌,并通力协作,扩大生产规模,走岩茶产业化之路。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武夷山市政府成立了正科级事业局一武夷山市茶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武夷山茶旅整合促销、市场开发力度,积极为武夷茶业注入先进科技元素,引导茶企业走多元化生产之路,积极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收效显著,使武夷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武夷山市的一项支柱产业。2008年武夷山市茶园11.5万亩,茶叶总产量将达到5200多吨,茶叶总产值8.0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2.5%、15.4%、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