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09-04-22 23:20:38 访问次数:1703
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成立以来致力于武夷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图为研究所成立仪式。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常凯松(右二)到武夷山调研武夷茶业发展状况时,与著名茶业经济专家、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左一)在探讨。
在北京举办的“汉语之夜”涉外活动中,武夷岩茶作为礼品赠送外国使节。图为外国驻华使节正在品武夷红茶。
茶山染绿,茶歌飘逸,四月的武夷是一方茶意盎然的天地。
昨日,福州,著名的茶业经济学家、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提交的茶学本科、专科的八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在评审会上,获得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与通过。这标志着这八个教育部批准的专业,今年9月份即可招生,其中的茶文化与经济本科专业是我省唯一的培养茶业通识人才的全新专业。
还有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武夷学院申报的海峡茶学院暨海外游学基地项目,已经被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接受,进入初步研究阶段。这是一个武夷学院与台湾高校合作办学的构想,目前,该项目已经引起了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协会的重视,武夷学院方面已经与该协会秘书长达成引进合作办学伙伴的意向,近期,台湾屏东科技大学与大仁科技大学将派员前来考察洽谈。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序曲”都被纳入一个更宏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交响乐章”,那就是由杨江帆团队经过三个多月的规划,在4月1日正式推出的《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
4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已就规划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可将项目作为茶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加以扶持,请组织有关同志论证一下,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这将是一场文化力经济的盛宴,也将是茶文化经济的一次空前实践,它将整合武夷山现有和将开发的各种资源,为闽北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推力。”杨江帆雄心勃勃地说。
这个“致力先行”的规划,并非空穴来风,在它的背后是福建省已经敲响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软实力”的阵阵“急剧鼓点”,大武夷茶区集悠久的茶历史、丰厚的茶文化积淀、优质的茶叶品类、众多的茶机构、发达的茶产业于一身,《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正是呼应了这些“鼓点”。
在规划编制中,省市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由张家坤担任会长的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发挥通晓两岸茶事的优势,给出了不少视角独特的创意;南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光担任了整个规划的总策划,南平市与武夷山市的文化界、茶业界的研究者、学者都积极参与规划团队的工作。春节前夕,南平市委宣传部领导就与杨江帆专题商议此项工作,2月2日,张建光主持会议,专题研究编制工作。会上,明确了编制《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的意义、定位、架构、组织机构,每个项目均以“立足武夷、辐射闽北、勾联闽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指导思想,体现了规划的深远内涵。众人建言献策,各界集思广益,勾勒出这个宏大的规划。
六大板块拼出文化力经济版图
“这将是一个跨度十年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以茶业产业集聚为特色,它将为武夷茶业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还将打造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杨江帆对整个规划做了个粗略的描述。
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省重点学科茶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江帆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叶经济学研究,文化力经济是他近年致力开拓的新领域,茶文化力经济更是他在茶业领域选取的独特研究视角。
这个杨江帆团队借“茶文化之力”描绘出的闽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图景包括六大板块、十个具体项目,分别是:国际茶文化博览城板块(包括中华茶博园、世界茶文化艺术博物馆、《印象·大红袍》大型山水茶文化实景演出);茶叶现代服务中心板块(包括国际茶业会展中心、国际茶业电子商务平台、武夷国际茶贸城);海峡两岸茶文化经济教育与国际茶文化交流板块(包括海峡茶学院及国际茶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国际茶养生与茶文化生态旅游板块(包括大武夷茶文化旅游线路建设、武夷国际茶文化养生馆);茶叶精深加工科技园区板块;世界茶文化主题公园板块。
整体项目的三阶段时间表是:2009年至2012年为第一阶段,立足武夷茶业现有基础完成本项目的布局工作;2012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完成十个项目的主体工程,并使之发挥效益;2015年至2019年为第三阶段,对整体项目运作进行完善与提升,推广营销“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城市理念。
“其实这其中有些项目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实施,有的已经建成,而我们的规划正是把这些已经有的资源,或将来要开发的资源,用文化力经济这条金线再度串了起来,组成了一个系统的规划,可以说是对武夷山茶业经济发展思路的颠覆性的重组。”杨江帆说。
山还是武夷山,溪还是九曲溪,茶还是武夷茶,只是这山、水、茶的组合已经被包装进了“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精美礼盒中,散发出经济效益的魅力。 [FS:PAGE]
“虚实结合”的国际化之路
据介绍,杨江帆带领他的课题组,已经开展了一年多研究的“国际茶业电子商务平台”的项目,这是全国茶业界开展的第一个此类项目,它将对我国茶叶营销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为打造中国本土的茶叶销售“航母”奏响了序曲。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重点立项,即将获得数百万元的项目资助,这个项目结题后,成果将入住“茶叶现代服务中心板块”。
现代茶业服务中心板块规划位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高尔夫俱乐部西侧,该项目包含三个子项目:国际茶业会展中心(已建成),国际茶贸城,国际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其中国际茶叶电子商务平台与国际茶贸城合二为一,规划用地100亩。
这个电子商务平台将采用中、英、日、俄、法、德、阿拉伯文等十个语种。交易模式采用B2B、B2C、C2C等多种国际上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
“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我们中国人不能落后。”杨江帆说。
年初以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的“茶叶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已经开始试运营,众多武夷山知名的茶叶品牌已经在网上取得了突破百万元的销售成绩。
其实,这些项目具有国际性,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国际化视野,还体现在经营的国际化视野。海峡茶学院的国际办学理念独具特色。建成后,将在三年内形成每年接待600名海外交流学生的能力,其中该项目把目标定位在吸引了海外孔子学院学生上,把海峡茶学院建成国内首家海外孔子学院的的中国茶文化学习实践基地,这在国内的茶学界也是一个创举。
杨江帆深有感触地说,武夷山是世界的武夷山,单就它的两块世遗的金牌,都足以让世界惊艳,闽北人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这是我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笔无形的财富,我们要用国际化的理念把它经营好,才能获得世界性的回报。
飞架两岸的“茶缘之桥”
“人们常说,福建与台湾有‘五缘’,但是许多人忽视了两岸之间的‘茶缘’,台湾名茶大都源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一直以来,武夷山与台湾以茶为媒,在各方面来往密切。2006年连战来访,我们赠之以武夷岩茶‘大红袍’,而台湾在茶叶科技与营销上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也值得祖国大陆茶人学习,如果能利用好两岸的茶缘这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杨江帆说。
开启两岸茶缘经济,打造海西新亮点,这样的思路也贯穿在杨江帆团队的规划思想中。
规划中的海峡茶学院将每年招收两岸学生260人,四年在校生规模一千人左右;年接待台湾交流生200人。在与台湾高校合作办学中,引入台湾的教师前来讲学,培养出一批通晓两岸茶业发展与技术的高端人才。
规划位于武夷山仙店的茶叶精深加工科技园区,拟规划面积300亩,其中将设立台资茶企园板块,重点向台湾招商,吸引技术成熟的台湾茶叶深加工企业入住,这将是国内首个以台商茶企为主题招商项目。
有知识的交流,有产业的交流,海峡两岸茶业经济的“新茶缘之旅”会在武夷山下起程吗?这的确令人期待!
知识到产业的“经济之链”
在区域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知识的溢出效应。它意味着,当一个区域内的产业与人才不断集聚时候,各种生产的知识就不断交流
融会,创新就会以乘数的效应发生。作为文化力经济的一场实践,杨江帆深知溢出效应在茶业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
杨江帆团队在规划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首先启动了产业链上的“知识发动机”。海峡茶学院、茶文化与经济本科专业等八个专业的设置以及国际茶文化培训中心的创举自不待言,此外,杨江帆开始以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与武夷学院国际茶学研究中心为龙头,整合设在武夷山的诸多茶叶研究机构,比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武夷茶研究中心、武夷禅茶研究所、武夷山万里茶路研究会、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等的研究力量。
杨江帆意味深长地说,在我们的规划名称中,“茶文化艺术之都”是别有一番用意的。
有了“知识发动机”输出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在实体产业上,从研发、生产、营销到旅游、会展、体验,都环环紧密相扣,这一切都体现在六大板块的内在产业逻辑的关联上,都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整合一体的“经济之链”,“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规模效益已经孕育其中。
重品茶韵的“回归之旅”
到武夷山游山玩水,可是人们恰恰忽视了到独具特色的武夷茶韵中做一番神游。杨江帆感触地说,山、水、茶都是武夷文化中的瑰宝,遗憾的是茶之旅一直被人们忽视了,在我们的规划中,为“茶之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笔就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规划,总投资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位于武夷山景区、兰汤以北,包括现有大红袍景区、“三坑两涧”(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天心永乐禅寺、水帘洞景区到赤石次入口,以及赤石入口到小竹林景区与高新公路交汇处的茶山。这片区域是武夷岩茶的精华所在,是大红袍母树生长地,有极为丰富的景观资源,
在规划的五大线路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崇阳溪“水上茶旅”的人造工程。规划拟在三姑桥南面200米处的河道上修一座2.5米高的拦河坝,提升三姑至赤石的崇阳溪水位,同时疏浚河道使其能安全行驶宋明画舫,在溪的东岸配合武夷山滨江大道建成茶榭、茶楼、茶疗、茶庄等以茶为主题的沿河景观大道,以宋明画舫作为交通工具,画舫上以茶艺形式向中外游人展示茶文化艺术。
重拾茶业旅游的价值,杨江帆和他的团队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旅游形态,比如工业旅游,让游人到茶厂工厂体会做茶的乐趣;养生旅游,建立茶叶养生馆,在餐饮、保健、休闲等方面让游客体会各种茶养生项目。
山、水、茶都是武夷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用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克拉克·威斯勒的“文化特质理论”,这三者都是武夷文化特质的“综合体”,尤其是在一片小小的茶叶上,“综合”了数千年不知多少的武夷文化内涵,今天,当《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出炉之际,我们又看到了一项新的“文化综合工程”在启动,“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会成为武夷文化的新的时代演进吗?或许这张蓝图的独具匠心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的线索。
(责编:林芳斌)
上一文章:武夷岩茶:后发优势与策略选择
下一文章:福禄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