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
陶德臣
人们在倾慕武夷茶的芳名,谈论其特突的制造工艺,脱俗入仙的栖身之处,品味美妙无比的茶汤时,却往往易忽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有趣事情,实为一大憾事,今特略述如一,以飨读者。
一,茶叶品名争艳斗奇
武夷茶属乌龙茶的一种,它的栖身之地是驰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武夷山。"建条名品甚多",仅"武夷各岩所产之茶,各有特殊之品……名目诡异,统计全山将达千种"(2)."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又分山北.山南r山北尤佳,山南又次之.岩山之外,名为外山,清浊不同矣.r(3)以上可见,武夷山所产茶分为岩茶和洲茶两大类,岩茶产山上,品质最好.洲茶产山下的溪边,品质要差一些。但不管是岩茶还是洲茶,长于山北的品质要比生于山南的优良.其他茶就是外山茶,主产建匝,建阳等地产称闽北水仙.此外还有三味茶,这些茶与山中所产茶径渭分明.岩茶中又有老树小种,小种,小种工夫,工夫花香,花香,清香,工夫,松萝等名称,洲茶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兰香,奥香,选芽,漳芽,雀舌等名口』采摘时间不同,茶名也不同.清明后谷雨前所采茶为头春,立夏后为二春,夏至后为三春.头春香浓味厚,二春无香味薄,三春颇香味薄.武夷山36峰,99名岩,岩岩产茶,但武夷岩茶由于产地,品种,品类,品质,采制季节不同,成茶分类严格,茶名也不同.产于正岩以有性群体"菜茶,'采制的称"正岩奇种"或"奇种",采自偏岩的称为"名种",在正岩中选择部分优良茶树单独采制的称为"单欲",品质在奇种之一;再专选一二株品质特优的茶树单独采制的称为"名极.,,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称四大名极.ca)武夷山贮藏着极为丰富的名贵奇特茶树和茶类,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和财富。
二,僧侣道士追逐茶利
名山大岳是僧侣道士修心养性,诵经布道的理想场所.问题是这些"红尘之外',的出家人不但亲自种茶,而且醉心于贸利,把种植,经营茶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紧抓不放,这在全国各茶产区可谓绝无仅有.武夷茶发展后,"寺僧对茶叶种植与加工似比对佛教礼仪更重视".(5)武夷茶尤共是岩茶的产权大多属于和尚道士,岩茶也主要由他们来生产经营.史料云:"统计山中墟为棒莽者卜之三四,其余有茶焙处半归僧道,半归民俗"(6)这些寺僧也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闽南漳泉一带的"远方的和尚","武夷寺僧多为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I7).这些外籍山僧不但是山主,拥有茶山,而且本身又组织生产经营,雇茶师,招采工,并在贸易时节屯积茶叶,抬高卖价"山中僧道陇(垄)断居奇,习为驭僧面目)僧道垄断地位的得来绝非偶然,一是有技术优势.整个闽北地区虽有茶产,但"土著不善种植,),而当地僧侣加工水平又低,"僧拙于焙"现象是制不出优质茶的,所制茶''色多紫赤"简直不堪饮用,仅"供宫中洗耀用耳".茶质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盖制茶不过土著数僧.Uu)漳泉僧侣涌人茶山后,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种制方法,局面为之一振儿岩茶采制著名之处
」…多系漳泉僧人结庐久往,种植采摘烘焙得宜所以香味两绝,"如此则武夷焙法,实甲天下",Ux>成为远近效法的样板.二是僧侣思想解放,敢于冲破传统势力的束缚,大胆涉足茶叶商品生产.清初.中西茶叶贸易已经兴起,闽北茶叶在西方国家声誉很高,"英吉利人云,武夷茶色红如玛瑙,质之佳过印度,锡兰远甚,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
u),大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茶就迫切地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外来僧侣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排除佛教礼仪干扰,致力于探究茶叶种制技术,取得了极大成功.人们公认:"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Ua).凡是想收购上等武夷茶的茶商都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投向寺院."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只有质量较次的"洲茶皆民间挑卖〔15).这种情况到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时期还存在过一段时间.如1852年,崇安茶商是来寺院收购茶叶的.他们住在庙内,或者宁可说是住在附近和尚的家里,至收购完毕始行离去".(16)后来新兴茶商崛起后,"和尚,道士
…转翻之,于是武夷茶之主权,乃先后转于茶客之手,,.
三,流民客氓喧宾夺主
封建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后,人口大规模流动在所难免,加上茶季季节性特强,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茶叶采制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抢采,抢制甚至抢售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全国一般茶区茶季雇工均在所难免.但象武夷山区那种无论茶树种植还是茶叶采制环节,本地人很少插手,甘心当旁观者,外地人唱主角的现象还是绝无仅有的.'操是业而专其利者,以客籍为多,而祟(安)人无与焉'"(19).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关键因素还是本地人种制技术不足,无力参与竞争.他们唯一的方法是将土地出租收取租金,所谓"崇(安)所得者,地骨租而已"梦1U)流入武夷山区的客籍人共有如下数类.一是开山种茶人员.这些人一般受雇子山主,山户或寮主,有的自己也独自开山种茶.当地"山地皆租与(长)汀,广(昌),泉洲),永(安)之人",甚至"并有将山旁沃壤弃而出租者"'(19)建阳县荒山道光年间"近来多租于江西人开垦种茶"(30)棚民只要交足少童租金当地人"岁受赁钱数百文,听其垦种"a(Z1)清初武夷山区"九曲有茶园,茶洞,迩来开恳栽种,环山前后,无寸士问空适'"(22)开山种茶者大多为江酉人,已形成传统.数百年来,崇安本地人都认为"惟有江西佬是武夷山开山种茶之始祖"(2).二是茶叶采制人员.此类人员人数最多.武夷山每年茶季所用"江右采茶者万余人''(27)"闽山摘茶,,(S)成为江西人谋生的重要手段.民国期间江西采工垄断武夷茶采制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采摘人工,十有八九来自江西上饶一带,,,而且更为奇特的是采工"均属男工无一女工"(劫.同时外来制茶工也不在少数,
制茶人"碧竖率无籍游民,茶熟采多,彼自分雇各厂".从IN宁情况来看,鸦片战争前一县茶厂"不下千厂,每厂大者百余人小亦数十人,千厂则万人"(n)而崇安,建阳数址还要超过9K宁,雇工数量之多可以想见.同样江西制工由于特别能吃苦,技术精湛深受欢迎,被认为"惟有江西佬才是岩茶产造的大好老".三是包山设厂的山户和厂主.由于本地人在岩山从事茶业经营者,实属罕见(ze),外地人来山设厂制茶者甚众,仅茶厂数员武夷山及周围起码在数千家,以租用方式取得茶地的山户也很多,这些人"且系客氓"(N).四是茶商茶贩云集.这些人同样是"江西汀州及兴泉人为多,而贸易于姑苏厦门及粤东诸处,亦不尽皆土著"(30).运销恰克图的茶"均由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他们实力雄厚,'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闭〕五口通商后,山西茶商"生意遂衰,而下府,广,潮三帮继之以起',.他们的经营资本动辄上百万元,但"邑人业茶者,只红茶数家",人数,影响远不及客帮茶商.(32)每逢茶季,仅棚民从江西涌入建阳,"春二月突添江右数十万人,通筏市集,饭店,渡口,有击踵摩肩之势""(33)崇安流人的外地人不少于建阳县,加上商贩等类人员,数里还要多一些.可见,客民是武夷茶区茶叶种植,采制,运销的主宰者,他们才是该业的真正主人。
四,富商大贾介人种制
武夷山区"商贾云集"并非仅为收购茶叶,很多大茶商既是商人,又是ill户,厂主,直接控制种制,从而为开展茶叶贸易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晋商就在产区拥有自己的茶山.1834年前,广州最大的闽籍行商,拥资2600万元以_L的伍浩官就在武夷山拥有茶山,每年将武夷茶运往英国,很受欢迎'"川,获取了丰厚利润.鸦片战争后,新兴茶商用金钱收购"和尚道士所据为庙产,至此乃先后转告而人茶客矣".(州据有茶山的茶商以漳泉商人为多.实力最强大.''岩茶之生产经营
…发扬而光大之者,则为潮汕漳泉厦门各属之茶商.彼等自置岩山委托包头产制""(36)所制岩茶大多为商标茶,不经洋行之手,直接运往茶商设在各地的茶庄出含o经营岩茶的著名茶号经营史有达百年以上的.据1941年5月调查,制茶全盛时武夷山有岩厂130多家,翌年有岩厂54家,其中属于惠安籍茶号的岩厂有4个安溪籍茶号的12个,晋江籍茶号的3个,南安籍茶号的2个,漳州籍茶号的1个,潮州籍茶号的3个,汕头籍茶号的8个,福建示范茶厂2个,祟安县地方公产7个,崇安籍茶号的8个,另有2个属未列明籍贯的茶号茶厂,1个属水乐禅寺,凝云道院I个.(n)以上可见,僧侣,尼
姑所属岩厂,仅共占总数的3-7%,崇安县地方公产占总数12.96%,崇安县茶号占总数W42%,福建示范茶厂占总数的3.7%,其他属所谓下府,广州,潮州"帮茶号的厂35个,占总数的65.22%.而茶号岩厂共42个,占总数的77.78%.可见岩厂绝大部分是外籍茶号建立的,茶商已牢固地掌握了武夷岩茶的生产制造和运铂.商业资本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大踏步前进,表明武夷茶区最有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五,岩厂包头举足轻重
旧中国茶商与茶农分工明确,茶农负责植茶,采制毛茶,茶商向茶农收购毛茶梢制装箱后,运往各地销售.然而武夷岩茶采制实现了一种奇特的结合,即包头制.茶商自置茶山,委托包头管理,雇人采制,然后运至茶商茶庄精制或直接由茶商分销各地.在这里,包头的地位举足轻重.(如,茶商自置茶山后,由于时间,精力,技术所限制,不可能亲自到场进行种植,采制及管理,因此就招雇包头一人,常年代表茶商进行茶园管理,茶树种植,鲜叶采摘,毛茶精制等工作.茶园所有者称为岩主,岩主依据毛茶产量付给包头"包价1,,即工资.包工引大包""小包"两种,前者岩主只提供产制的主要工具,其余均由包头白理.后者岩主则要付茶工膳食,工资,提供一切用具和制茶材料除此之外,"做莆"茶师亦由岩主自雇派往岩厂工作.茶季,岩主或亲自坐庄督造,或派代理人主持.在这里,包头与岩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但包头有权自主招雇制茶工,采茶工等等工作人员,所属人员的考核由包头负责,报酬由包头决定,包头拥有经营管理权,地位显赫(39).包头制略同于总工头制,它简单易行,有利于调动包头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茶源,减少茶商经营的后顾之忧,因而受到茶商及包头双方欢迎,成为岩茶经营管理的最普遍方式.
六,官府大吏着力保护
武夷山所产茶长期作为贡茶,民问大受骚扰,痛苦不堪.地方官吏擅增茶租,索取茶礼,蠢役,骨丁肆意敲诈勒索,强买勒派,土豪劣绅欺岖茶家,官牙勾结短发茶价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盘剥竟然有时连统治阶级都觉得有些过份,因此出于种种考虑,也作出了一些保护措施.武珍山天避峰山现存有公元1763年的石碑一块,记载了崇安县知县柴辑生伙同场官短发茶价并向岩主勒索茶礼,致使岩主联合上告得到署理曹按察使重视,呈报巡抚部批核,责成建宁府正堂处理这一案件.然后作出如下决定:将同场官饶遇清斥责发落;原任崇安县令柴令,姑念丁忧离任,从宽免议;短发银两照数追补,统给领头岩主收领,更不能短价勒派;特制松烟,小种两种茶定为贡茶,更不能短价勒派;出示布告,嗣后不许私行短价派买〔no)而武夷山桃源洞景区的悬崖上,刻有"两院司道批允兑茶租告示",小九曲崖壁上刻有"福建分巡延建邵按察使司金事白",响声岩石壁上刻有"提督福建全省军务总兵左都督1,的禁事摩崖(c.}u.这三份珍贵史料反映的是康熙年间官吏勒索,短发茶价,渔肉商民及岩主的同样事情,并表示要严加禁止。
正因为武夷岩茶无比珍贵,外国侵略者对之垂涎欲滴,阴谋夺取之.此点引起正直而有警惕性的清朝官员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其中时任江苏巡抚的梁章矩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1842年7月,他在任上发给福建巡抚刘鸿翱一封非同寻常的尺素.在这封尺索中梁章ifi极力反对辟福州为通商口岸卞"忽闻英夷复欲在福州添设一码头,执事已为据情奏请,不胜骇愕",对于刘鸿翱"求顺夷情"之行为,他表示则诚某之所不解也,而责问道:"试问执事夷情重乎,民情重乎衅他告诫说:'该夷所必需者,中国所产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达祟安,指出英国帝国主义心怀巨测,存有妄图以福州为跳板,最终侵占武夷茶山的罪恶目的.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十年前英夷已有到崇安相度茶山之意.其垂涎于武夷可知,'此时该夷气焰视十年前更甚',因此呼吁朝野奋力合作,坚决制止ts_}虽然福州最终仍被迫开放,但英帝染指武夷茶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最终没有得逞。
注释:
(1))i'}"施鸿保:(闽杂记)o
(2)民国蒋希如:(蒋叙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
(3)T(天工:乾隆(武夷山志》,第19卷,第16页.
(4)程启坤,庄雪岚主编:《世界茶业100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卯5年,第200页.
(5) F"Fomme勃Jwmey to tho'F- Countries of Chinu:lncludmg Sung一to and the
Bohw Hill.),伦教1852年版,第225.231-
233买.
(6)蒋断:似彝4C述》,(云寥山人文钞),第4卷,第27页.
口)郭柏苍:《闽产录异),第1卷,光绪12年刊本.
(8)蒋薪:《武彝偶述》,(云蜜山人文钞》第4卷'第27 11'10
(9)清 卞宝第:(MO0轩录》,沙县物产sF"o
(10)周亮工《N小记),第1卷,(闽茶》第83(0
(11)a-:梓撰康熙《武夹山志 物产))o
(12)梁章铭(归田琐记 茶品入
(13)R,11(崇安县新志物产》.
(l4)(随见录》.引靖 陆延灿:(续茶经),卷下,'1七之习f"
(15)清,刘挤:(片刻余闲集》"武尖茶商下".
(16)F" Fmtunc:(A Jt.uey to t6 'r- (i-t i. d Chin aancluding Sung一to and
the Bohca Hills),伦敦1852年版,第746负.
(17)民国《崇安县新志 物产》.
(18)筋庆(崇安县志)第 I卷,第〕页,妙本.
(19)清 卞宝第《闽娇辅轩录》,"沙县物产条飞
(20)陈盛韶:《问俗录),第1卷,《建阳茶山》.道光十四年刻本.
(21)道光(廷阳县志),第2卷《风俗》.
(22MON福建续志).第97 e,'艺文))e
(23)林馥泉:《武勿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41灭,1943年版.
(24)乾阶《福建续志),第87卷,(艺文》.
(25)同治《南丰县志 物产》.
(26)林敌泉:《武彝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钥),第肠页,1943年版.
(27)称薪(武葬佃述》,《云寥山人文钞》第2卷,第21页.
' (28)林放泉:《武勇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41丙,1943年版.
(29)蒋街《禁开茶山议》,《云寥山人文钞》'第2卷,第21页.
(30)豁庆(崇}e县志)第,卷'第4页,钞本.
(31)衷干《茶市咏).引林敌泉:(武彝茶叶之生产制造没运销),第81页,1943年版.
(32)#N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8一9,第81 Ii, 1943年版.
(33)陈盛韶:《问俗录》,第1卷,《建阳茶山》.逝光十四年刻本.
(34)(广州桥鬼录).此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册,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258页.
(35)林敌泉:《武彝茶叶之生产制造2)f运销》.第8一9页1943年版.
(36)廖存仁:《武丈岩茶),财政部贸易委贝会茶叶研究所丛刊,第3号.第14页,1943年版
(37)林馥泉:《武彝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IS负.1943年版.
(38)参拙文《武夷岩茶中的包头制现象》,《农业考古 中114 i,文化》,.
v).第16 4110
(3卯林敌泉(武典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13,第41一49页1943年版.
(们)转引自卜英文:《武丈山茶价示禁碑》,《茶博览),1996年夏之卷,第29
v10
(引〕见武爽山市政协编:《武夷山摩til石刻》及巩志编《建茶志》转引(J弃华:(武74山靡刻J二的官府茶禁习峥,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16辑.
(42)参9i争梁章柜:《归p1 A记 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及9t志,姚月明先生的有关论述.见(农业考古'1hI-l茶文化》专号,第7辑,第256一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