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 一 《东方养生》 2009年第07期
前往武夷,我是带着些许欣喜,些许期待,些许好奇的。
武夷,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这里碧水丹山、群峰相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九曲溪萦回其间,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每年五、六月间,武夷在雨季。此时,水就如同武夷的精灵,悬崖峭壁间水珠随风飘散,瀑布泄流而下,奔涌的溪流连绵不绝。溪流沿岸的奇峰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景观。
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太多的华章。南朝江淹在这片碧水丹山中留下了“石青红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的感慨。宋代朱熹在这片月涧云龛中留下了“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兑仙资”的赞叹。
然而,对茶人来说,武夷山是和武夷茶相生相连的。
历经风霜武夷茶
武夷,千年历史,历经风霜,淘洗出畅行世界的武夷红茶,以及脍炙人口的武夷岩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红青茶的绝代风华。
武夷茶,茶中之茶。
武夷,真正崛起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武夷荼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却有迹可循。郑谷的“谢尚书做蜡面茶”为最早关于武夷茶的记载。后有人称武夷茶为“晚甘侯”,唐朝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中以“晚甘侯”直接代替武夷茶。武夷茶在南北朝时期便以“晚甘侯”闻名天下,用以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想必,武夷茶真正崛起一定更早于此。
南唐,建安茶逐渐衰退,武夷茶兴起。宋代,是武夷茶生产的兴盛时期。武夷茶出名,宋代文人功不可没。《崇安县新志》记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经俞、苏轼、蔡襄、丁谓、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文人雅士爱上武夷茶,纷纷撰文歌颂。范仲淹做“和章氓从事斗荼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栽。将武夷茶比为天上的仙茶。
朱熹更是将武夷茶融入生活。他在慧苑禅寺旁,利用岩峰打造的隐屏峰下构建茶社,筑有竹制楼梯可攀爬,且利用九曲溪上一块有缝隙的天然石头当做茶灶,聚友品茗,并咏诗:
仙翁道石灶,
宛若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茶烟袅细香。用以倡导茶事。
武夷岩茶虽然在宋代已成功进入皇朝,成为贡茶,但真正名声显赫是在元朝。
元大德六年,官方在九曲溪的第四曲创建“御茶园”,专门摘制进贡朝廷。御茶园最大的贡献是借助国家之力,悉心栽培和制作贡茶,使武夷茶品质更佳,得到宫廷内外肯定,树立了正统武夷茶的高贵地位。
然而,武夷茶茶品虽佳,却始终抵不过历史的变更与淘汰。
元朝时期,武夷茶达到发展高峰,在明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明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进武夷团茶而改进散茶。
即便如此,武夷茶依然生生不息,重整旗鼓。
清朝时,闽南僧人、茶商与山民共同努力,创下武夷奇迹。武夷山云窝石沼青莲亭下一块石碑上,记载着武夷山僧与武夷茶之间的故事:清乾隆二十八年,武夷山僧道和三十六岩茶主,不堪官吏索取山租,联名状告官府,经审理后,建宁知府奉令保护僧道、茶主利益。此后,武夷僧人也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推陈出新,由此拓展出武夷茶一片新领域,重现武夷茶风采。
武夷茶正是经历了种种历史风霜,使得其变得更为神秘、尊贵,并风靡欧美。
武夷茶,走向世界舞台
五口通商,武夷茶大量出口,武夷茶曾是十七世纪中国茶最早输往西欧的种类之一。这代表着武夷茶从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欧人都将武夷茶与中国茶画上等号。并将“茶”字从中国发音译成各国语言,我们最常听到的英文发音“tea”便是由厦门出口茶叶后,依据厦门口语音译而成的。由此可见,武夷茶外销,左右着世界的茶史。
名扬海外的“武夷红茶”
不知是偶然还是揶揄,最早出口并扬名海外的武夷茶并非中国茶之“大众”武夷岩茶,而是茶中“小众”武夷红茶。
相传,武夷茶商偶然制得红茶,标示“小种红茶”,并委托洋行贩售。将小种红茶运往英国后,因经过发酵的红茶除却了茶叶中原有的苦涩味,意外获得英国人青睐,带动了一股红茶风,得到外商大量订购。从此,红茶远销海外。据记载,1880年福州茶叶输出总额达到737000担,其中仅红茶就占70%以上。
武夷红茶,以其独特的味香醇厚,彻彻底底地征服了西方人的味蕾,成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饮茶为主要内容的“茶话会”的出现可谓是一个重要标志。武夷红茶很快占领了西方茶叶市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武夷红茶被独尊为英国皇室专用饮料,成为英国昂贵的“舶来品”,并带动了喝茶的器皿——瓷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