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位置导航:

首页 >> 陆廷灿《续茶经》 >> 正文

 


第十章 续茶经附录——茶法


发布日期:[13-03-05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外焙

  石门 乳吉 香口

  右三焙,常后北苑五七日兴工,每日采茶蒸榨,以其黄悉送北苑并造。

  先人作《茶录》,当贡品极盛之时,凡有四十馀色。绍兴戊寅岁,克摄事北苑,阅近所贡皆仍旧。其先后之序亦同,惟跻龙团胜雪于白茶之上,及无兴国岩小龙、小凤,盖建炎南渡,有旨罢贡三之一而省去之也。先人但著其名号,克今更写其形制,庶览之无遗恨焉。先是,壬子春,漕司再葺茶政,越十三载,乃复旧额,且用政和故事,补种茶二万株【政和周漕种三万株】。此年益虔贡职,遂有创增之目。仍改京铤为大龙团,由是大龙多于大凤之数。凡此皆近事,或者犹未之知也。三月初吉,男克北苑寓舍书。

  贡新【竹圈,银模,方一寸二分】,试新【同上】,龙团胜雪【同上】,白茶【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御苑玉芽【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万寿龙芽【同上】,上林第一【方一寸二分】,乙夜清供【竹圈】,承平雅玩,龙凤英华,玉除清赏,启沃承恩【俱同上】。雪英【横长一寸五分】,云叶【同上】,蜀葵【径一寸五分】,金钱【银模,同上】,玉华【银模,横长一寸五分】,寸金【竹圈,方一寸二分】,无比寿芽【银模,竹圈,同上】,万春银叶【银模,银圈,两尖径二寸二分】,宜年宝玉【银圈,银模,直长三寸】,玉清青云【方一寸八分】,无疆寿龙【银模,银圈,直长一寸】,玉叶长春【竹圈,直长三寸六分】,瑞云翔龙【银模,银圈,径二寸五分】,长寿玉圭【银模,直长三寸】,兴国岩镑【竹圈,方一寸二分】,香口焙【同上】,上品拣芽【银模,银圈】,新收拣芽【银模,银圈,俱同上】。太平嘉瑞【银圈,径一寸五分】,南山应瑞【银模,银圈,方一寸八分】,兴国岩拣芽【银模,径三寸】,小龙,小凤,大龙,大凤【俱同上】。

  北苑贡茶最盛,然前辈所录,止于庆历以上。自元丰之密云龙、绍圣之瑞云翔龙相继挺出,制精于旧,而未有好事者记焉,但见于诗人句中。及大观以来,增创新,亦犹用拣芽。盖水芽至宣和始有,故龙团胜雪与白茶角立,岁充首贡,自御苑玉芽以下厥名实繁。先子观见时事,悉能记之,成编具存。今闽中漕台所刊《茶录》,未备此书,庶及补其阙云。淳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秘书郎国史编修官学士院权直熊克谨记。

  北苑贡茶纲次:

  细色第一纲:龙焙贡新,水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三十,创添二十镑。

  细色第二纲:龙焙试新,水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创添五十。

  细色第三纲:龙团胜雪,水芽,十六水,十二宿火,正贡三十,续添二十,创添二十镑;白茶,水芽,十六水,七宿火,正贡三十,续添五十,创添八十;御苑玉芽,小芽,十二水,八宿火,正贡一百入片;万寿龙芽,小芽,十二水,八宿火,正贡一百片;上林第一,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乙夜清供,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承平雅玩,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镑;龙凤英华,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玉除清赏,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启沃承恩,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镑;雪英,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云叶,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片;蜀葵,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片;金钱,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片;寸金,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

  细色第四纲:龙团胜雪,见前,正贡一百五十镑;无比寿芽,小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五十,创添五十镑;万春银叶,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四十片,创添六十片;宜年宝玉,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四十片,创添六十片;玉清庆云,小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四十片,创添六十片;无疆寿龙,小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四十片,创添六十片;玉叶长春,小芽,十二水,七宿火,正贡一百片;瑞云翔龙,小芽,十二水,九宿火,正贡一百片;长寿玉圭,小芽,十二水,九宿火,正贡二百片;兴国岩镑,中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七十;香口焙镑,中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五十;上品拣芽,小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一百片;新收拣芽,中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六百片。

  细色第五纲:太平嘉瑞,小芽,十二水,九宿火,正贡三百片;龙苑报春,小芽,十二水,九宿火,正贡六十片,创添六十片;南山应瑞,小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六十,创添六十;兴国岩拣芽,中芽,十二水,十宿火,正贡五百十片;兴国岩小龙,中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七百五片;兴国岩小凤,中芽,十二水,十五宿火,正贡五十片。

  先春两色:太平嘉瑞,同前,正贡二百片;长寿玉圭,同前,正贡二百片。

  续入额四色:御苑玉芽,同前,正贡一百片;万寿龙芽,同前,正贡一百片;无比寿芽,同前,正贡一百片;瑞云翔龙,同前,正贡一百片。

  粗色第一纲:正贡: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六水,十宿火;人脑子小龙,七百片,四水,十五宿火。增添: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入脑子小龙,七百片;建宁府附发小龙茶,八百四十片。

  粗色第二纲:正贡: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四十片;入脑子小龙,六百七十二片;入脑子小凤,一千三百四十片,四水,十五宿火;入脑子大龙,七百二十片,二水,十五宿火;入脑子大凤,七百二十片,二水,十五宿火。增添: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入脑子小龙,七百片;建宁府附发小凤茶,一千三百片。

  粗色第三纲:正贡: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四十片;入脑子小龙,六百四十片;入脑子小凤,六百七十二片;入脑子大龙,一千八百片;入脑子大凤,一千八百片。增添: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入脑子小龙,七百片;建宁府附发大龙茶,四百片,大凤茶,四百片。

  粗色第四纲:正贡: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片;入脑子小龙三百三十六片;入脑子小凤,三百三十六片;入脑子大龙,一千二百四十片;入脑子大凤,一干二百四十片;建宁府附发大龙茶,四百片;大凤茶,四百片。

  粗色第五纲:正贡:入脑子大龙,一千三百六十八片;入脑子大凤,一千三百六十八片;京铤改造大龙,一千六百片;建宁府附发大龙茶,八百片;大凤茶,八百片。

  粗色第六纲:正贡:入脑子大龙,一千三百六十片;入脑子大凤,一千三百六十片;京铤改造大龙,一千六百片;建宁府附发大龙茶,八百片,大凤茶,八百片;京铤改造大龙,一千二百片。

  粗色第七纲:正贡:入脑子大龙,一千二百四十片;入脑子大凤,一千二百四十片;京铤改造大龙,二千三百二十片;建宁府附发大龙茶,二百四十片;大凤茶,二百四十片;又京铤改造大龙,四百八十片。

  细色五纲,贡新为最上,后开焙十日入贡。龙团胜雪为最精,而建人有直四万钱之语。夫茶之入贡,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幕之,可谓什袭之珍矣。

  粗色七纲,拣芽以四十饼为角,小龙凤以二十饼为角,大龙凤以八饼为角,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纸,缄以旧绫,惟拣芽俱以黄焉。

  《金史》: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世宗大定十六年,以多私贩,乃定香茶罪赏格。章宗承安三年,命设官制之。以尚书省令史往河南视官造者,不尝其味,但采民言,谓为温桑,实非茶也,还即白上;以为不干,杖七十罢之。四年三月,于淄、密、宁、海、蔡州各置一坊造茶。照南方例,每斤为袋,直六百文。后令每袋减三百文。五年春,罢造茶之坊。六年,河南茶树槁者,命补植之。十一月,尚书省奏禁茶,遂命七品以上官,其家方许食茶,仍不得卖及馈献。七年,更定食茶制。八年,言事者以止可以盐易茶,省臣以为所易不广,兼以杂物博易。宣宗元光二年,省臣以茶非饮食之急,今河南、陕西凡五十馀郡,郡日食茶率二十袋,直银二两,是一岁之中,妄费民间三十馀万也。奈何以吾有用之货而资敌乎?乃制亲王、公主及现任五品以上官,素蓄存者存之;禁不得买馈,馀人并禁之。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

  《元史》:本朝茶课,由约而博,大率因宋之旧而为之制焉。至元六年,始以兴元交钞同知运使白赓言,初榷成都茶课。十三年,江南平,左丞吕文焕首以主茶税为言,以宋会五十贯,准中统钞一贯。次年定长引、短引,是岁征一千二百馀锭。泰定十七年,置榷茶都转运使司于江州路,总江淮、荆湖、福广之税,而遂除长引,专用短引。二十一年,免食茶税以益正税。二十三年,以李起南言,增引税为五贯。二十六年,丞相桑哥增为一十贯。延五年,用江西茶运副法忽鲁丁言,减引添钱,每引再增为一十二两五钱。次年,课额遂增为二十八万九千二百一十一锭矣。天历己巳,罢榷司而归诸州县,其岁征之数,盖与延同。至顺之后,无籍可考。他如范殿帅茶,西番大叶茶,建宁镑茶,亦无从知其始末,故皆不著。

  《明会典》:陕西置茶马司四:河州、洮州、西宁、甘州,各司并赴徽州茶引所批验,每岁差御史一员巡茶马。明洪武间,差行人一员,赍榜文于行茶所在悬示以肃禁。永乐十三年,差御史三员,巡督茶马。正统十四年,停止茶马金牌,遣行人四员巡察。景泰二年,令川、陕布政司各委官巡视,罢差行人。四年,复差行人。成化三年,奏准每年定差御史一员陕西巡茶。十一年,令取回御史,仍差行人。十四年,奏准定差御史一员,专理茶马,每岁一代,遂为定例。弘治十六年,取回御史,凡一应茶法,悉听督理马政都御史兼理。十七年,令陕西每年于按察司拣宪臣一员驻洮,巡禁私茶;一年满日,择一员交代。正德二年,仍差巡茶御史一员兼理马政。

  光禄寺衙门,每岁福建等处解纳茶叶一万五千斤,先春等茶芽三千八百七十八斤,收充茶饭等用。

  《博物典汇》云:本朝捐茶利予民,而不利其入。凡前代所设榷务、贴射,交引、茶由诸种名色,今皆无之,惟于四川置茶马司四所,于关津要害置数批验茶引所而已。及每年遣行人于行茶地方,张挂榜文,俾民知禁。又于西番入贡为之禁限,每人许其顺带有定数,所以然者,非为私奉,盖欲资外国之马,以为边境之备焉耳。

  洪武五年,户部言:四川产巴茶凡四百四十七处,茶户三百一十五,宜依定制,每茶十株,官取其一,岁计得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斤,令有司贮候西番易马。从之。至三十一年,置成都、重庆、保宁三府及播州宣慰司茶仓四所,命四川布政司移文天全六番招讨司,将岁收茶课,仍收碉门茶课司,馀地方就送新仓收贮,听商人交易及与西番易马。茶课岁额五万馀斤,每百加耗六斤,商茶岁中率八十斤,令商运卖,官取其半易马。纳马番族,洮州三十,河州四十三,又新附归德所生番十一,西宁十三。茶马司收贮,官立金牌信符为验。洪武二十八年,驸马都尉欧阳伦以私贩茶扑杀,明初茶禁之严如此。

  《武夷山志》:茶起自元初,至元十六年,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过武夷,制石乳数斤入献。十九年,乃令县官莅之,岁贡茶二十斤,采茶户凡八十。大德五年,兴之子久住为邵武路总管,就近至武夷督造贡茶。明年创焙局,称为御茶园。有仁风门、第一春殿、清神堂诸景。

  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皆极丹之盛,设场官二员领其事。后岁额浸广,增户至二百五十,茶三百六十斤,制龙团五千饼。泰定五年,崇安令张端本重加修葺,于园之左右各建一坊,扁曰茶场。至顺三年,建宁总管暗都剌于通仙井畔筑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曰喊山台。

  其上为喊泉亭,因称井为呼来泉。旧志云:祭后群喊,而水渐盈,造茶毕而遂涸,故名。迨至正末,额凡九百九十斤。明初仍之,著为令。每岁惊蛰日,崇安令具牲醴诣茶场致祭,造茶入员。洪武二十四年,诏天下产茶之地,岁有定额,以建宁为上,听茶户采进,勿预有司。

  茶名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然而祀典贡额犹如故也。嘉靖三十六年,建宁太守钱,因本山茶枯,令以岁编茶夫银二百两及水脚银二十两赍府造办。自此遂罢茶场,而崇民得以休息。御园寻废,惟井尚存。井水清甘,较他泉迥异。仙人张邋遢过此饮之,曰:不徒茶美,亦水之力也。

  我朝茶法,陕西给番易马,旧设茶马御史,后归巡抚兼理。各省发引通商,止于陕境交界处盘查。凡产茶地方,止有茶利,而无茶累,深山穷谷之民,无不沾濡雨露,耕田凿井,其乐升平,此又有茶以来希遇之盛也。

  雍正十二年七月既望陆廷灿识

 

9 7 3 1 2 4 8 :


无相关新闻

【奇苑茶业公司茶事生产活动】
4月30日观察百年老枞水仙萌发情况
4月27日采制土国在水仙(详细图文报道)
4月26日采制天心岩水仙(简略)
09年春采摘九龙窠品种茶
武夷岩茶丹桂开始制作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汇款方式 | 网上预订 | 在线帮助


Copyright © 2003 - 2008 武夷山奇苑茶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咨询电话:0599-5152999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本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登记备案(闽ICP备05000867号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最佳显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