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位置导航:

首页 >> 陆廷灿《续茶经》 >> 正文

 


第十章 续茶经附录——茶法


发布日期:[13-03-05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唐书》:德宗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及出奉天,乃悼悔,下诏亟罢之。及朱平,佞臣希意兴利者益进,贞元八年,以水灾减税。明年,诸道盐铁使张滂奏:出茶州县若山及商人要路,以三等定估,十税其一;自是岁得钱四十万缗。穆宗即位,盐铁使王播图宠以自幸,乃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天下茶加斤至二十两,播又奏加取焉。右拾遗李珏上疏谓:“榷率本济军兴,而税茶自贞元以来方有之,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茗为人饮,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弊先及贫下,二不可;山泽之产无定数,程斤论税,以售多为利,若腾价则市者寡,其税几何?三不可。”其后王涯判二使,置榷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天下大怨。令狐楚代为盐铁使兼榷茶使,复令纳榷,加价而已。李石为相,以茶税皆归盐铁,复贞元之制。武宗即位,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夺掠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塌地钱。大中初,转运使裴休著条约,私鬻如**罪,天下税茶,增倍贞元。江淮茶为大模,一斤至五十两,诸道盐铁使于惊,每斤增税钱五,谓之剩茶钱;自是斤两复旧。

  元和十四年,归光州茶园于百姓,从刺史房克让之请也。

  裴休领诸道盐铁转运使,立茶税十二法,人以为便。

  藩镇刘仁恭禁南方茶,自撷山为茶,号山曰“大恩”以邀利。

  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司毋敢隐。易于视诏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沼,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耶?”易于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及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陆贽为宰相,以赋役烦重,上疏云:“天灾流行四方,代有税茶钱积户部者,宜计诸道户口均之。”《五代史》:杨行密,字化源,议出盐、茗,俾民输帛幕府。高勖曰:“创破之馀,不可以加敛,且帑赀何患不足。若悉我所有,以易四邻所无,不积财而自有馀矣。”行密纳之。

  《宋史》:榷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府,曰真州,曰海州,曰汉阳军,曰无为军,曰薪之蕲口,为榷货务六。初京城、建安、襄、复州皆有务,后建安、襄、复之务废,京城务虽存,但会给交钞往还而不积茶货。在淮南则蕲、黄、庐、舒、光、寿六州,官自为场,置吏总之,谓之山场者十三。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岁课作茶输租,馀则官悉市之,总为岁课八百六十五万馀斤。其出鬻者,皆就本场。在江南则宣、歙、江、池、饶、信、洪、抚、筠、袁十州,广德、兴国、临江、建昌、南康五军。两浙则杭、苏、明、越、婺、处、温、台、湖、常、衢、睦十二州。荆湖则江陵府,潭、澧、鼎、鄂、岳、归、峡七州,荆门军。福建则建、剑二州。岁如山场输租折税,总为岁课,江南百二十七万馀斤,两浙百二十七万九千馀斤,荆湖二百四十七万馀斤,福建三十九万三千馀斤,悉送六榷货务鬻之。

  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唯建、剑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其出虔、袁、饶、池、光、歙、潭、岳、辰、澧州,江陵府,兴国、临江军,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二十六等。两浙及宣、江、鼎州,又以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江浙又有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者,民之欲茶者,售于官。给其食用者,谓之食茶;出境者,则给券。商贾贸易,人钱若金帛京师榷货务,以射六务十三场。愿就东南入钱若金帛者听。凡民茶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论罪。园户辄毁败茶树者,计所出茶,论如法。民造温桑伪茶,比犯真茶计直,十分论二分之罪。主吏私以官茶贸易及一贯五百者,死。自后定法,务从轻减。太平兴国二年,主吏盗官茶贩鬻钱三贯以上,黥面送阙下。淳化三年,论直十贯以上,黥面配本州牢城。巡防卒私贩茶,依旧条加一等论。凡结徒持杖贩易私茶,遇官司擒捕抵拒者,皆死。太平兴国四年,诏鬻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厥后,更改不一,载全史。]陈恕为三司使,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条陈利害,第为三等,具奏太祖曰:“吾视上等之说,取利太深,此可行于商贾,不可行于朝廷。下等之说,固灭裂无取。惟中等之说,公私皆济,吾裁损之,可以经久,行之数年,公用足而民富实。”太祖开宝七年,有司以湖南新茶异于常岁,请高其价以鬻之。太祖曰:“道则善,毋乃重困吾民乎?”即诏第复旧制,毋增价值。

  熙宁三年,熙河运使以岁计不足,乞以官茶博籴。每茶三斤,易粟一斛,其利甚溥。朝廷谓茶马司本以博马,不可以博籴于茶。马司岁额外,增买川茶两倍,朝廷别出钱二万给之,令提刑司封椿,又令茶马官程之邵兼转运使,由是数岁,边用粗足。

  神宗熙宁七年,干当公事李杞入蜀经画买茶,秦、凤、熙、河博马。王之韶言,西人颇以善马至边交易,所嗜惟茶。

  自熙、丰以来,旧博马皆以粗茶,乾道之末,始以细茶遗之。成都利州路十二州,产茶二千一百二万斤,茶马司所收,大较若此。

  茶利,嘉间禁榷时,取一年中数,计一百九万四千九十三贯八百八十五钱。治平间通商后,计取数一百一十七万五千一百四贯九百一十九钱。

  琼山邱氏曰:后世以茶易马,始见于此;盖自唐世回纥入贡,先已以马易茶,则西北之嗜茶,有自来矣。

  苏辙《论蜀茶状》: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不限早晚,随时即卖。

  沈括《梦溪笔谈》:乾德二年,始诏在京、建州、汉、薪口各置榷货务。五年,始禁私卖茶,从不应为情理重。太平兴国二年,删定禁法条贯,始立等科罪。淳化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于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淳化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通利军始。是岁,罢诸处榷货务,寻复依旧。至咸平元年,茶利钱以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一百一十九贯为额。至嘉三年,凡六十一年,用此额,官本杂费皆在内,中间时有增亏,岁入不常。咸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始立三分法,以十分茶价,四分给香药,三分犀象,三分茶引。六年,又改支六分香药、犀象,四分茶引。景德二年,许人入中钱帛金银,谓之三说。至祥符九年,茶引益轻,用知秦州曹玮议,就永兴、凤翔以官钱收买客引,以救引价,前此累增加饶钱。至天禧二年,镇戎军纳大麦一斗,本价通加饶,共支钱一贯二百五十四。乾兴元年,改三分法,支茶引三分,东南见钱二分半,香药四分半。天圣元年,复行贴射法。行之三年,茶利尽归大商,官场但得黄晚恶茶,乃诏孙重议,罢贴射法。明年,推治元议,省吏计覆官、旬献等皆决配沙门岛,元详定枢密副使张邓公、参知政事吕许公、鲁肃简各罚俸一月,御史中丞刘筠、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周文质、西上门使薛昭廓、三部副使各罚铜二十斤,前三司使李谘落枢密直学士,依旧知洪州。皇三年,算茶依旧只用见钱。至嘉四年二月五日,降敕罢茶禁。

  洪迈《容斋随笔》:蜀茶税额,总三十万。熙宁七年,遣三司干当公事李杞经画买茶,以蒲宗闵同领其事,创设官场,增为四十万。后李杞以疾去,都官郎中刘佐继之,蜀茶尽榷,民始病矣。知彭州吕陶言:天下茶法既通,蜀中独行禁榷。杞、佐、宗闵作为弊法,以困西南生聚。佐虽罢去,以国子博士李稷代之,陶亦得罪。侍御史周尹复极论榷茶为害,罢为河北提点刑狱。利路漕臣张宗谔、张升卿复建议废茶场司,依旧通商,皆为稷劾坐贬。茶场司行札子,督绵州彰明知县宋大章缴奏,以为非所当用,又为稷诋坐冲替。一岁之间,通课利及息耗至七十六万缗有奇。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陆羽《茶经》、裴汶《茶述》,皆不第建品。说者但谓二子未尝到闽,而不知物之发也,固自有时。盖昔者山川尚,灵芽未露。至于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是时,伪蜀词臣毛文锡作《茶谱》,亦第言建有紫笋,而蜡面乃产于福。五代之季,建属南唐。岁率诸县民,采茶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蜡面,既又制其佳者,号曰京铤。圣朝开宝末,下南唐。太平兴国初,特制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又一种号的乳,又一种号白乳。此四种出,而腊面斯下矣。

  真宗咸平中,丁谓为福建漕,监御茶,进龙凤团,始载之于《茶录》。仁宗庆历中,蔡襄为漕,改创小龙团以进,甚见珍惜,旨令岁贡,而龙凤遂为次矣。神宗元丰间,有旨造密云龙,其品又加于小龙团之上。哲宗绍圣中,又改为瑞云翔龙。至徽宗大观初,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自为一种,与他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非人力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家不过四五株,所造止于二三而已。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于是白茶遂为第一。既又制三色细芽,及试新、贡新。自三色细芽出,而瑞云翔龙又下矣。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次曰拣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者,渐老矣。芽茶早春极少。景德中,建守周绛为《补茶经》,言芽茶只作早茶,驰奉万乘尝之可矣。如一枪一旗,可谓奇茶也。故一枪一旗号拣芽,最为挺特光正。舒王《送人官闽中诗》云“新茗斋中试一旗”,谓拣芽也。或者谓茶芽未展为枪,已展为旗,指舒王此诗为误,盖不知有所谓拣芽也。夫拣芽犹贵如此,而况芽茶以供天子之新尝者乎!

  夫芽茶绝矣。至于水芽,则旷古未之闻也。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丝水芽。盖将已拣熟芽再为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如银丝然。以制方寸新镑,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团胜雪。又废白、的、石乳,鼎造花二十馀色。初,贡茶皆人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盖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故合为首冠。然犹在白茶之次者,以白茶上之所好也。异时,郡人黄儒撰《品茶要录》,极称当时灵芽之富,谓使陆羽数子见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谓使黄君而阅今日之品,则前此者未足诧焉。然龙焙初兴,贡数殊少,累增至于元符,以斤计者一万八千,视初已加数倍,而犹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斤有奇矣。

  白茶、胜雪以次,厥名实繁,今列于左,使好事者得以观焉:

  贡新镑【大观二年造】,试新【政和二年造】,白茶【宣和二年造】,龙团胜雪【宣和二年】,御苑玉芽【大观二年】,万寿龙芽【大观二年】,上林第一【宣和二年】,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玉除清赏,启沃承恩,雪荚,云叶,蜀葵,金钱【宣和二年】,玉华【宣和二年】,寸金【宣和三年】,无比寿芽【大观四年】,万春银叶【宣和二年】,宜年宝玉,玉清庆云,无疆寿龙,玉叶长春【宣和四年】,瑞云翔龙【绍圣二年】,长寿玉圭【政和二年】,兴国岩,香口焙,上品拣芽【绍兴二年】,新收拣芽,太平嘉瑞【政和二年】,龙苑报春【宣和四年】,南山应瑞,兴国岩拣芽,兴国岩小龙,兴国岩小凤【以上号细色】。拣芽,小龙,小凤,大龙,大凤【以上号粗色】。又有琼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贡筐推先、价倍南金、谷先春、寿岩都胜、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凡十色,皆宣和二年所制,越五岁省去。右茶岁分十馀纲,惟白茶与胜雪,自惊蛰前兴役,浃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玉芽以下,既先后以次发,逮贡足时,夏过半矣。欧阳公诗云:“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盖曩时如此,以今较昔,又为最早。因念草木之微,有瑰奇卓异,亦必逢时而后出,而况为士者哉?昔昌黎感二鸟之蒙采擢,而自悼其不如。今蕃于是茶也,焉敢效昌黎之感,姑务自警而坚其守以待时而已。

9 7 3 1 2 4 8 :


无相关新闻

【奇苑茶业公司茶事生产活动】
4月30日观察百年老枞水仙萌发情况
4月27日采制土国在水仙(详细图文报道)
4月26日采制天心岩水仙(简略)
09年春采摘九龙窠品种茶
武夷岩茶丹桂开始制作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汇款方式 | 网上预订 | 在线帮助


Copyright © 2003 - 2008 武夷山奇苑茶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咨询电话:0599-5152999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本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登记备案(闽ICP备05000867号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最佳显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