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5-05-25 17:12:13 访问次数:1568
“毁”山:茶山开垦如野草般蔓延
汽车沿高速公路行驶在武夷山山脚下,两边是绵延不断的青山,当记者正享受这翠绿的欢愉时,一座黄土秃顶山突然“冲”入眼帘,如鲠在喉,令人难受。
近日,记者在福建武夷山市兴田镇采访看到,这里很多座青山都已是黄土,有的看不到一棵树,有的是一小片绿树林孤零零地被黄土包围,而在这些黄土山上,都稀稀疏疏地种上了茶苗。
“你看这几座黄土山,原来可都是茂密的树林。”武夷山市林业局副局长林星说,茶叶属于灌木树种,根系浅,固土固水能力差,加之茶农为了节省时间,用挖沟机一次性大面积开垦,造成土壤松动,在雨水冲刷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近年来,随着“大红袍” “金骏眉”等高端茶叶的品牌推广,武夷山茶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利益的驱使下,无序、违规开垦茶山的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景区周边、水源地上游等生态环境优质的地区更是成为茶山开垦的“重灾区”。
林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所处位置不同,武夷山茶山价格从每亩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开山成本每亩约为4000元,茶农只需三四年的时间便会收到效益,按当前市场价格,每亩至少收益5000元,远超农民种地的收入。因此,饮鸩止渴般的茶山开垦如野草般蔓延。
对此,武夷山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相关规定,对未经批准种植的茶山分类进行整治,划为禁止开垦区、限制开垦区和适度开垦区。然而由于摊子大,茶树种植分散隐蔽,审批流程冗杂,加之村村种茶,“法不责众”的心理在村民中盛行,茶山整治举步维艰。
“抢”山:边拔茶苗边种树
在武夷山,茶山整治被形象地称为“抢”山。林星告诉记者,“抢”山的这些年,正值武夷岩茶价格大涨,整治难度极大。2013年起,武夷山出台相关规定,5年内禁止开垦新茶山,一旦发现,坚决拔除茶苗,并及时补种阔叶树或马尾松。
“一盆冷水”浇在武夷山发展过热的茶园上,也给茶山整治定了调子:除了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拔茶苗’最难的就是群众不理解!”武夷山市兴田镇位于景区附近,属违规开垦茶山重灾区之一。该镇镇长陈峰告诉记者,第一次上山拔茶苗时,他带领村干部、民工、森林公安等部门足足400余人,以防茶农出现过激行为。
记者了解到,农民偷开的山场很多都“躲”在深山里,有的连路都没有,只能手脚并用爬上山查看;一些茶农将茶树种在阔叶树下面加以掩盖,从远处根本看不到。每天,兴田镇武装部长艾代斌都要走上十几公里山路,借助Google地图,搜遍山场的各个角落。
“这项武夷山特有的工作,对我们而言,做得辛苦,但也很纠结。”艾代斌说,每次上山看到农民偷开的山场,他一方面心痛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又替茶农心疼,他指着一片茶山对记者说:“像这块茶山,开山成本便要十几万元,但如果不治理这种野蛮开采,就是断了子孙路!”
武夷山林业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底至今,武夷山市持续开展违规开垦茶山综合整治工作,累计完成整治面积5.25万亩,有效遏制了违规开垦茶山的势头。[FS:PAGE]
“守”山:茶山的提质与增效
山是从农民手里“抢”回来种上阔叶树了,但如何保证山不被农民“偷抢”回去复种?为了“守住”这5万多亩“抢”回来的山林,武夷山市政府费尽苦心。
当前,武夷山市已将茶山整治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评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范畴,同时实行茶山整治网格化责任监督,切实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山头地块,不留死角。
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说,当前茶山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拔除整治不彻底,茶苗复种,造林苗木被毁坏等情况,“2015年武夷山将继续深化茶山整治,强化监管,治好存量,禁止增量”。
另一方面,武夷山也正加紧在提高茶叶附加值和衍生品开发上下工夫,大力引进茶叶深加工项目。2008年至今,武夷山投入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1.2亿元,每年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茶企、茶农生产基地,开展武夷岩茶生产技术培训,引导茶企、茶农建立科学管护茶园的质量安全意识。
“传统茶产业要做大做强,重点在于提质增效。提质,就是要在保持良好种植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监管和品牌管理,最终使茶叶品质提高、品牌提升;增效,不在于茶叶面积多大,而在于茶叶附加值和衍生产品的开发。”江书华说。
新华网福州(记者刘姝君)
上一文章:千年古村迎八方宾客 万里茶道飘武夷茗香
下一文章:万里茶道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6月下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