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武夷茶事

“国茶”大红袍进京的启示

发布日期:2008-03-11 13:06:49 访问次数:2125

    从九曲竹筏、武夷山泉水10月3日启程进京开始,“国茶”大红袍终于在时隔400多年后重返京城,此次她不再作为贡茶敬献,而是与京城百姓来了个全接触。2006年的国庆、中秋两节,武夷山人将难忘写到了首都北京,写到了天子脚下,写到了武夷茶历史上,更写到武夷茶人的渴盼里。

    10月3日至8日,武夷山在北京举办了大红袍周活动,大红袍先后走进钓鱼台、马连道、老舍茶馆、王府井这些高端之所,大红袍神秘的色彩、丰厚的文化底蕴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也给人以启示。
 
大红袍进京,上演京城嘉年华

    金秋的北京钓鱼台,绿意盎然,垂柳生姿,中秋,大红袍入驻,茶香溢满园。

    武夷山大红袍中秋茶会在这里举行,6日下午2点1000名北京市民与武夷山茶企业在芳菲苑相聚,这是大红袍与北京市民在京城规格最高的品茗佳地首次大规模接触,着实让北京市民大开眼界。“浪漫武夷,风雅茶韵”武夷山大红袍中秋茶会的红色拱门在绿色的钓鱼台里显得特别抢眼,独具武夷山经典旅游项目的九曲竹筏高悬着红灯笼悠游在湖中,集聚武夷山秀美风光的摄影展环芳菲苑草地静静伫立,携大红袍进京的60家茶企业摆开品茗桌,100多名茶艺小姐兰指轻斟,将18道武夷茶艺演绎的淋漓尽致。舞台上展示着象征武夷山旅游与茶文化主题的服饰,吟唱着武夷山歌,表演着武夷茶艺、茶歌舞;舞台下,市民一边品着大红袍,一边欣赏武夷风情演出,一边听着茶艺小姐娓娓说茶,还不时地抢答有关武夷山水和茶文化的竞赛题,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现场气氛隆重而活跃。55岁的乔乔是北京某企业的下岗工人,进入钓鱼台赏月和品上具有皇家身份象征的大红袍是她此生的心愿,“没想到这两个在我看来很难实现的心愿却因着大红袍进京实现了,我真是太激动了。”乔乔是参加大红袍有奖知识竞赛的1000名幸运北京市民代表中的一位。79岁的外交部离休干部李锡龄是位摄影业余爱好者,这日他和2位同事受邀来参加大红袍中秋茶会,他说,过去他只知道在赠送的国礼中有大红袍,2001年到武夷山旅游第一次喝到大红袍,那一次接触便深深的喜欢上大红袍,从武夷山回京就买大红袍回家喝,今天,在钓鱼台的芳菲苑品到大红袍意义太不同了,因为这里历来是外交使节吃西餐、品茶的地方。

    晚上,大红袍中秋赏月品茗会移到丹若园。在丹若园莲花图形的园门两旁,“忆当年,六棵母树五百年流芳;看今朝,数亿红袍千万里飘香”的对联在霓灯的映照下,美轮美奂。园内,宫灯闪烁,茗茶飘香,竹筏行游湖中,淡出层层涟漪;20多位模特佳丽身着象征武夷茶与武夷风光的时装,款款行走在回廊、草坪和品茗桌旁,渲染出浓郁的武夷风情;嘉宾们享受着朦胧月色下丹若园的诗情画意,轻嗅着满园大红袍茶香,细品着杯中充满传奇色彩的贡茶,聆听着笙歌浅唱、古琴低奏,欣赏着由《乔家大院》男主角的扮演者陈建斌主持的节目,说着武夷茶的故事,大红袍的岩骨花香被定格在每位嘉宾的记忆中。当晚,参加品茗会的嘉宾多是各部委的领导和媒体,品大红袍,赏中秋月,这个曾是古代帝王享受的精致项目,不再神秘。乔致庸的后裔乔燕和说,在特定的环境里,这样精致典雅、浪漫而高贵的活动项目在北京并不多,大红袍就应该受这样的尊崇。品茗会的高潮出现在武夷山向文化部递交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正式启动“申遗”程序,以及武夷星茶被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这两项内容是此次大红袍进京的最直接收获。虽然品茗会时间不长,却给嘉宾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2天时间里,大红袍还走进了马连道这个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展示大红袍的尊贵魅力;7日晚,大红袍和武夷茶艺、茶歌舞来到京城妇孺皆知的老舍茶馆,反响热烈,许多老外在不断称赞的同时,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珍贵的镜头;王府井大红袍茶庙会是武夷山北京大红袍周活动的压轴戏,从上午到晚上,共进行了3场演出,大红袍与北京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来了个全接触。在北京老百货商店和东安市场前的广场上,一面是搭着“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北京茶庙会的舞台,舞动着武夷茶艺茶歌舞,一面是60多家武夷山进京企业摆出的品茗桌,为市民游客泡出茶香四溢的大红袍。星愿和国宏两家企业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姑娘们身披红色绶带,或为游客端上大红袍,或穿行在行人和观众中,送上一杯武夷茶。具有“金街”之称的王府井,“国茶”大红袍的步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王府井某房地产公司工作20多年的副总乔春增说,在这里像这样大规模宣传茶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市民都挺感兴趣。老外们更是兴趣盎然,边喝茶边了解大红袍,还将姑娘们泡茶的娴熟技艺装进相机。不少人看了一场武夷茶艺茶歌舞表演又看一场,来自内蒙的游客李由本是来逛王府井的,看到大红袍活动,街也不想逛了,连看了2场武夷山茶艺茶歌舞表演,他说,这些节目真的很秀气,很符合南方山水的特点,给我们北方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红袍进京,无疑给国庆的北京上演了一出绝好的嘉年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独特的,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认为品到大红袍很高兴。
 
大红袍进京,掀开“国茶”尘封的历史

     大红袍是茶中极品,堪称“国茶”。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品质优异的大红袍是武夷茶高贵的象征。

     武夷茶在历史上就受到皇家青睐。在汉代,汉武帝派人到武夷山投送“金龙玉简”,“用乾鱼祀武夷君”,饮到武夷茶,赞其“气飘然若浮云也”。唐代,职方员外孙樵将武夷茶拟人为“晚甘侯”,寓意晚节高尚之君侯;宋代,武夷茶已成为文人雅士广泛品赏玩味,大文学家范仲淹作有长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记述当时山中斗茶激动人心的情景。时任福建转运史的丁谓,蔡襄先后精制武夷茶入贡,诗人苏东坡写诗讥之,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南畔,立有一方“御茶园”石碑,它就是武夷茶被元代皇帝忽必烈钦定为贡品的见证。元代武夷茶已被正式列为贡品。元代的皇室多为蒙古人,由于他们的食物多为牛羊肉,需茶消食化积。原饮用的多为砖茶,品味较低。入主中原,建都称帝后,广征各地佳茗,地方官员也千方百计搜集精制好茶入贡,以取悦皇家,邀功争宠。元朝皇帝忽必烈诏令在武夷山兴建御茶园制作贡茶,说明品质优异的武夷茶得到元朝皇家的认同和赞赏,御茶园制茶前后历经了300年。

      至明代万历年间,武夷山皇家贡茶达470.5公斤,约占全国贡茶的1/4。十六世纪,武夷山创制了乌龙茶与红茶,成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茶早在十六世纪就走向世界,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成为英国皇室饮品,当时的欧洲人把武夷茶作为中国茶的代名词。

     大红袍作为贡品进京一直延续到明朝,前后历时250多年。到清代,大红袍只是列贡,渐渐的大红袍这一历史名茶被淹没在日渐增多的茶类中,知者较少。其实生长在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直到民国时期和建国初都曾驻兵看守,至今也有专人日夜守望。

      2003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在全国茶类中唯一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2002年武夷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5年武夷山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2006年,武夷星茶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

      此次大红袍进京不再作为贡茶入京,她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进入北京街头,目的就是要掀开大红袍这段尘封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红袍,知道大红袍,品饮大红袍,从而打响大红袍品牌。

      武夷山市政府带着60家企业100多人,200桶经检测来自武夷山的山泉水,沿着京福高速,用3天时间来到北京,在钓鱼台,在马连道,在王府井,用武夷水泡出味醇汤厚的大红袍免费送给市民和游人喝, “昔日帝王堂上茶,飞入寻常百姓家”。南平市人大主任徐肖剑说:“携国茶大红袍进京,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她的活、甘、清、香,品饮到她的品质,领读到她的历史”。
 
大红袍进京,播扬着独特的武夷茶文化

     大红袍进京引起当地媒体广泛的关注,也成为北京市民追捧的话题。唐弘是北京某部委的机关干部,对茶偏爱的他仰慕大红袍多时,获知武夷山在北京开展大红袍周活动,正值国庆黄金周,他追着活动走,从钓鱼台到马连道,再到王府井,他说,不仅仅是大红袍优良的品质吸引我,更是武夷茶特有的文化吸引我,我不是就活动看大红袍,而是从文化的视角看大红袍,大红袍的魅力究竟何在?千百年来为何有如此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对其赞美不绝?唐弘看武夷茶艺表演,看武夷茶歌舞,在每个品茗台前细品大红袍,观武夷茶人泡茶的手法、顺序,他说,3天与大红袍的亲密接触,可以说更加迷醉此物,茶有了品质再加上丰厚文化,内涵充盈,其魅力便可想而知。

     古都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之成为国人向往之地,700多年前自大红袍成为贡品入京,大红袍就将武夷山和北京南北两座城市相连,北京的文化通过茶延伸到偏僻的武夷山。据资料记载,元代兴建的武夷山御茶园规模宏大华丽,完全按照元代皇家的规格设计构建。有仁凤门、拜发店、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园中掘有通仙井(现尚存),井上建有龙亭,称为通仙亭。元泰定三年崇安(今武夷山)县令又在其侧各建一场,悬“茶场”大匾于大门。至顺三年又建《喊山台》一座,专门用于祭祀茶神之用。御茶园设有场官,工员。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到250户,年采制茶360斤,制龙团茶5000饼,极为精致。[FS:PAGE]

     去年云南策划了马帮进京活动,反响热烈,极大地宣传了云南的旅游风情和普洱茶文化。而武夷山大红袍进京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还显现了三方面的文化张力。

     一是历史文化的张力。大红袍作为贡茶进京,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史实。但古代由于数量少,普通百姓只闻其名不见其形,而今大红袍来到马连道、王府井这样的闹市金街,着实让普通市民过了一把“帝王”瘾。历史的文化引起市民心灵的共响。

     二是原生态文化的张力。一直以来每年大红袍采摘时都要举行喊山仪式,祭茶神、唱山歌,而将这种原生态的文化通过歌舞形式带进北京,向市民展示,则更增加的大红袍的文化魅力,这是武夷山古老茶文化向都市的延伸。

     三是市场文化的张力。因着大红袍的珍贵神奇,茶市场开始呼唤大红袍。大红袍进京展示其实是为今后更好地营销大红袍作铺垫,营造一种市场文化氛围,从而达到促进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目的。
 
大红袍进京,政府铸造品牌诚信

     负责此次活动的武夷山市领导说,大红袍进京是政府在铸造品牌诚信,通过推介,通过活动,把大红袍市场的诚信塑造起来。

     由于大红袍的历史影响,要求购买大红袍的人越来越多,但每年到武夷山旅游的几百万游客都以为,大红袍是生长在岩壁上的6棵母树,对武夷山市场上出售的大红袍持怀疑态度。一个故事或许能诠释市场对大红袍的理解:今年3月,记者随茶旅营销团前往内蒙促销,在满州里的一家茶店内,记者问:“有大红袍卖吗?”店主用非常吃惊的眼神看着记者,“大红袍!谁敢卖,这是要判刑的,市场上卖的大红袍,都是假的”。听着这一番解释,记者瞠目结舌。

     近年来,武夷山一直着力大红袍品牌营销,使大红袍这一品牌日益被人们所熟知,20克母树大红袍曾拍出20.8万元的天价,由此也给人们一个误区,大红袍很珍贵,市场没的卖,凡卖必假。一位网友在帖子上说:喜欢茶以后,对大红袍一直不敢上口,开始认为只要不是那6棵树的都是假的,后来又听说市场上的大红袍价格低于400元的就不能喝,直到有一次在茶城喝到大红袍茶,便再也忘不了,之后就更爱大红袍了,虽然贵也要在自己的茶堆里预备着,品大红袍成了他的腐败节目。从这位网友的帖子上可知市场对大红袍的评价。

     其实位于武夷山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经过科研攻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征特性。2002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745—2002),并于同年8月正式实施。今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决定留养停采母树大红袍,对其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目前,武夷山可供制作大红袍的茶园基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认为:已形成规模的武夷山大红袍,它的质量和母树是一样的。此次大红袍进京就是要宣传这些内容。

     在北京马连道经营大红袍的裴璞建告诉记者,政府这样大规模进京宣传大红袍,其实是在铸造大红袍品牌的诚信,是在扭转市场对大红袍错误的看法。从今年的百座城市靓武夷、茶旅结合营销开始,武夷山市政府便致力于大红袍市场的扭转宣传,提高大红袍的认可度;“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福州春茗会举办时,不少专家就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品质与母树大红袍品质进行了说明;歌德堡号访问广州时,无性繁殖的大红袍成为歌德堡号“百年享宴”上的饮品,瑞典国王和王后品尝后,称赞“OK”;而北京大红袍周是武夷山推介大红袍这一品牌的延续,瑞典游客安德鲁品饮后说,原来大红袍是这个味,更醇更厚,更好喝。王银科是陕西宝鸡美林高效农业综合观光园的董事长,经营茶叶已有10多年的历史,10月8日他到北京出差,在王府井看到大红袍茶庙会热闹的场面很是高兴,他说,早就想做大红袍代理,但一直没敢做,就因为听人说市场上的大红袍是假的,现在知道了大红袍其实有很多,不只是那仅有的几棵,我会在近段尽快到武夷山走一趟,洽谈代理事项。

     江牵玉在马连道经营正山一茗茶庄,她说,政府出来为大红袍正名,对我们经营户来说是福音,客户知道了根底,我们茶也就好卖了。
 
大红袍进京,承载着振兴茶产业的使命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如今武夷山这座名山,已拿到了“世界双遗产”这块顶级金牌,年接待旅游人数已接近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亿;而同样拿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红袍茶产业,与强势旅游业相比就显得很不平衡,振兴这一历史名牌,成为武夷人的使命。大红袍进京是振兴武夷山茶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云南马帮进京是商业炒作,那么这次武夷山大红袍进京就少了商业氛围,更多的是政府的文化推介、品牌推介和诚信推介,难怪有北京市民说,大红袍是雅到骨子里的东西,品饮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武夷山这样的山水之境,连草都有芳香烈韵,何况茶乎!”一位旅游者说。在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大红袍纯自然的生长环境,高品质的特性,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正日益为人们所认同,大红袍进京拉近了武夷茶与主流消费市场的距离。

      要打响大红袍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京城茶叶第一街”的马连道有上千家的茶叶经销商,但真正经销大红袍的只有40多家,不到5%,要让大红袍成为马连道茶叶市场的亮点,并不是一次活动就能打开的,裴璞建说,但武夷山市政府毕竟已开了好头,第一场活动就显得如此大手笔和高品位。特别值得武夷茶人高兴的是武夷山与北京宣武区在这次活动中联姻,合力推介大红袍消费市场,加强产销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宣武区政府还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为到马连道经营的武夷茶商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共同打造“大红袍”和“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品牌。

      北京历来是绿茶和花茶的天下,应该说北京大红袍周的成功举办,大红袍在北京茶市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渗透,相信经过努力,不久的将来北京茶市场定会迎来大红袍的春天,掀起一股武夷茶热潮。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