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茶史茶俗

皇帝的茶园——武夷山御茶园

发布日期:2014-04-22 16:48:25 访问次数:2177

       依了山傍水平地上,出现一处垒筑而起的高台,台上立着一座亭子,有位古时县令装扮的角色,趋至祭案前拈香跪拜,起身展卷,抑扬顿挫念起了祭文……

 
       若你有缘的话,在四曲溪南的元代御茶园遗址地,就能撞上这样一场穿越元朝的场景。这个时候,要不是武夷山正巧举办大型的茶事活动,就是什么古装电影、电视剧于此开机。
 
       这一幕,是武夷山茶事活动中特有的祭祀茶神习俗。700多年前,皇家御茶园建成后,每年惊蛰都要在此地举行隆重的仪式。
 
       武夷山市的茶人作家黄贤庚在他的《佳茗飘香》一书中这样写道:
 
       元至顺二年(公园1332元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建造了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一定要亲自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祭文日:“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祭毕,隶卒鸣金击鼓,鞭炮声响,红烛高烧,茶农拥集台下。同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响彻山谷,回音不绝。在回荡嘹亮的喊声中,通仙井的井水慢慢上溢,甚为奇异。
 
       这是怎样一番壮观的情形呀,呼喊声中,天地人茶融为一体。只有等到“喊山”仪式之后,茶农们才能开山采茶。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也形象描写过那种浩大场面,他的《尝新茶呈圣谕》诗云:“年穷腊月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芽”。
 
       元代创办武夷御茶园的历史,在四曲溪北的题诗岩上还能找到石刻记录。这方幅面高3.9米、宽1.9米的纪事题刻,大致的意思是:元大德六年(1302年),位于四曲溪南的武夷山御茶园建成,楼宇恢弘,布局完备,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和清神堂,四周配以有思敬亭、焙芳亭、宜寂亭、浮光亭,搭了碧云桥,掘了通仙井,造了喊山台。这方岩刻是建御茶园后的第四年,茶官们前来督造御茶的纪事。关于这段历史,《武夷山志》一书也有过记载。
 
       武夷茶兴于宋朝,当时精制的龙凤团茶随北苑茶入贡朝廷,成为王公贵族享用的“贡茶”;此后皇族爱不释手,到了元朝便有了这处御茶园。御茶园设场官负责日常管理,监督茶叶采摘,督造龙团茶饼。
 
       武夷茶的入贡,给武夷山茶农带来深重的灾难。茶园官吏为完成逐年增加的贡额,便对茶农进行敲诈勒索。茶农不堪其苦,愤然砍了园中茶树,四处逃亡,造成茶园荒芜、茶树枯萎。这种局面勉强撑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官府无奈,以本山茶枯闭园。自此,这个有着250多年历史、曾经显赫一方的御茶园便被废弃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口水质清甜的通仙井、一块后人立起的“御茶园遗址”残碑和一些摩崖石刻。
 
       御茶园的兴废,清代编撰《武夷山志》的学者董天工,在他的《贡茶有感》中挥毫感慨: 
 
武夷粟粒芽,采摘献天家。 
火分一二候,春别次初嘉。 
壑源难比拟,北苑敢矜奇。 
贡自高兴始,端明千古污。
 
       直到清朝初年,武夷茶才恢复元气,重振了元朝时的雄风,又成为皇室的列贡,但产地已从御茶园转移到山北一带。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皇恩浩荡,两朝专贡让武夷茶盛极一时,也因为它使茶农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千秋功罪,谁与评说?历史早已翻了过去,毕竟,长期的皇权浸染,使武夷茶名噪千年,武夷山人民创造了一种让后人津津有味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度。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已经毫无争议地被全世界所公认。 
 
       茶分六大类:绿红青黄黑白。自从炎黄始祖之一的神农氏“采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就是现在的茶字)而解之”后,华夏民族就开始了早期的绿茶制作,鉴于无史可考,按下不表。武夷山是其他五大  类茶中,红茶和青茶(即半发酵的乌龙茶)的原产地,这在业界已成为铁板钉钉的共识。
 
       茶作为一种饮品,直到唐代,才完成了从药用到实用的转型。武夷茶也踩在了这个节拍上,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
 
       文献资料记载,武夷茶宋时入贡,元明两朝专贡,清代列贡,期间文人名士的颂扬诗文,推波助澜。《崇安县新志》中写到: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
[FS:PAGE]
      千百年来,多少青史垂名者都曾经臣服在它的跟前,为之倾倒;甚至连一向不喜武夷茶、只好家乡龙井的清代文人学士袁枚品罢武夷茶,即刻改变观点,检讨自己,“武夷(茶)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
 
       走进武夷山,随处可见茶楼茶肆,人们坐下来就“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动嘴就是香清甘活、岩骨花香。切磋茶事、交流茶艺蔚成风气,仿佛空气里都游荡着丝丝缕缕的茶香。因为武夷山岩茶品质优良、加工技艺精湛,200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饮料,在中国,茶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趁着这股东风,武夷山的茶事活动也络绎不绝,好戏连台。民间有传统的斗茶、赛茶活动,政府有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台湾和大陆茶人发起的国际无我茶会,宗教界的国际禅茶文化节等等,成为茶品及茶文化推广的当仁不让之地。2003年,武夷山被文化部授予“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唯一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类。(沉洲)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