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武夷山大红袍

感觉大红袍

发布日期:2012-08-07 15:47:56 访问次数:2168

作者:谢莉

    在很多人看来,大红袍就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粗壮朴实的外表难掩内在岩骨花香对人的诱惑。
    武夷少平川,自古种茶就被当地人引为生计。行走山间,泛舟九曲,随处可见点点茶园。称茶园似乎有些不太妥贴,武夷山的茶树多依山势而植,山间小凹,岩隙峰顶,勤劳的武夷山人“见缝插针”,不浪费一分适宜种茶的地方,一片一片的山坡,一条一条的茶垄,或是一两棵的茶树,精耕细作,传承数代。武夷学院院长杨江帆总结,有的茶长在岩石上,自然形成了盆景式的栽种方法。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空气、土壤环境,形成了它独特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其他茶类不能够模仿的,无法比拟的。说到武夷碉茶、就不能不提到“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这五个地方深壑陡崖、迷雾沛雨、温差较小,所产岩茶茶青制优率极高。
    清明前后,全国各地的产茶区都开始忙碌了,时间不等人,明前茶的价值在诸多做茶人和嗜茶者的心目中是无可比拟的。可在武夷山岩茶产区,茶园却看不到采茶工的身影。这里的茶叶要到四月底开采。
    清清爽爽的雨下了一整夜,湿润的的山路上少有行人,采茶的人们早已进山了。茶树发出新芽,抽出娕叶。在这个茶意荡漾的季节里,寻三两知己,山里寻茶。天心永禅寺对面,九龙窠左近,武夷岩茶马头岩产区。沿蜿蜒的山路前行,山路两侧的小块平地都种上了茶树。宽不过百平米,窄仅容得下三五棵茶树,其间杂生着蕨类、灌木、苔藓。数百年的风蚀雨浸,红褐色的岩壁肃落下来无数碎石,碎石化为砾壤,茶树长在砾壤间,正是这样独特的土壤孕育了武夷岩茶的独特的岩韵。采人们正在茶园里忙碌着,仿佛听得见一片片嫩叶被摘下毛进竹背篓的细微的声音。茶叶由此开始了它涅槃重生的征程。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童启庆曾说,大红袍受到海内外茶人的喜欢,主要还是它的优良品质和精湛的加工工艺,使这个茶别有风味。
    武夷岩茶的每一道工序在制茶者口中都有着形象的名称。经过数十道工序,干揉百炖的茶叶如凤凰涅槃般重生。武夷山是个幸福之地,武夷山人是幸福的,因为生在这个造物主赐予的福泽之地。武夷山的茶叶也是幸福的,因为有这么多爱茶、懂茶的人珍惜它,欣赏它。武夷山人的、与茶的感情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加醇厚,恰如那珍藏十数年的陈茶。无论是做茶还是品茶,武夷山人都有着自己独到而特别的见解。
    武夷山人说,茶就像人,不同的茶也不相同。先是舌下生津,后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在武夷山的大街小巷,茶馆茶楼随处可见。门店上最显眼的都是“大红袍”三个字。那是给分不清武夷岩茶品种的人看的,毕竟大红袍的盛名是众人皆知。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林馥泉专门对武夷山茶品种做过收集,当时有名录的就有八百三十种。真正武夷山本地人,三五人聚在一起,常会来泡水仙,尝尝肉桂。数百个武夷岩茶品种要想个个尝遍,也还是有些困难的,大家常喝的就是肉桂、水仙、大红袍、奇兰等。武夷山人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喝茶”,茶已经是构成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成为这里的人生活的种方式。
    现在到武夷山,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看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推出,将武夷山的茶文化搬上了舞台,通过灯光、音响、舞蹈、语言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吸引了更多爱茶之人。20克茶叶拍出20.8万元,很多没有到过武夷山的人,对“大红袍”的第一印象恐怕都是“贵”。这些人也多是没看过《印象大红袍》的,不知放下烦恼,放下抱怨,放下痛苦,品一杯大红袍,享受慢生活带来的快乐。试[FS:PAGE]想,端起一杯茶,首先在心底暗暗盘算这茶值多少钱,那喝到口中的茶也会变了滋味。正如有人说,紫砂壶就是用来泡茶喝的,动辄数百万的价格,买来束之高阁,壶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茶叶就是用来喝的,不管它身价几何。武夷山人很懂得这一点。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