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0-12-25 16:10:20 访问次数:1344
印象,搞乱的不是中国,而是人心。
就像大家都商量好的一样,张艺谋再次引发了一场争论。其实张艺谋本人根本没说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大家又一次在拿他说事而已。
1月24日,由“铁三角”组合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导演的“印象系列”第五部作品——《印象大红袍》,正在福建武夷山旁的重阳溪畔试演。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此前几天,当地市民一批批进场观看这场大戏。3月,《印象大红袍》即将全球公演。
与记者们见面的“铁三角”导演组缺了最铁的一角,只有王潮歌和樊跃。当然街巷悬挂的海报正中依然是张艺谋大大的头像。就在一个月前,《三枪拍案惊奇》来上海宣传,张艺谋曾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印象系列那边,我们有一个团队,有潮歌和樊跃两个好导演。接下来还有十几个省份在等着,我只是在重要时刻去顾问一下,去宏观地指点一下,现在他们放我来拍电影了。”在《印象大红袍》历时两年的筹备过程中,张艺谋只是在选景时才来过一趟福建武夷山这座县级市。
虽然来去匆匆,但谁也不会忽视张艺谋。现场记者追问着《印象大红袍》里的“张艺谋元素”到底有哪些,湖南临湘副市长姜宗福又在网上发表文章,炮轰张艺谋“到处印象”,他的话很尖锐,“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
此时,广西南宁防城港市大型海上实景演出《印象北部湾》那伙人传出消息,正在邀请冯小刚担任他们的艺术创作总监。樊跃似乎含沙射影的一番话:“无论是谁做,请严肃认真一点,别做砸了。我是严肃认真的,你做砸了,你牵连到我,我会特别难受。我没什么向别人学习的,应该是别人向我学习”,被外界解读成了对陈凯歌的影射,4月他即将在云南大理推出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
事情越闹越大,被扯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印象”系列的成色,实景演出的“钱景”,也在各方的口水中,变得越来越让人眩晕。
武夷山的这笔生意
1月22日晚间记者飞抵武夷山时,正值《印象大红袍》开演。剧场门口交通混乱,市长胡书仁亲自指挥路人和车辆。据说前一天因为场面实在太混乱,王潮歌在电话里咆哮了市长一顿。胡书仁2004年刚刚从清华大学首批EMBA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毕业。2006年秋天,通过清华的一个同学,胡书仁找到了北京的印象公司,当时《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都已经在运作中。
“我们感觉这样的演出对武夷山比较合适,能把我们的山水文化表现出来,就去找认识他们的渠道,看看他们是否有兴趣。”胡书仁说,武夷山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2009年495万游客到过这座城市,30多亿的旅游产业收入占其全市收入的52%。
第一次见面只有半小时,胡书仁带去了和武夷山的山水文化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介绍了武夷山特有的“山水茶”文化,还赠送了产自武夷山顶母树上的“大红袍”茶叶(2006年后母树不再采茶)。印象公司挺有兴趣,团队成员一批批去武夷山采风,2007年春天,王潮歌也去了武夷山。“他们来看了后就谈判,当时他们就说了三点,我很贵;艺术方面没人能和我们对话;你们有多少资金做这个事情?”胡书仁记得,当时王潮歌提过,前面几个印象作品的投资至少七八千万。王潮歌也告诉过记者,《印象丽江》的投资比较少,“仅有三四千万”。
最初他们想做《印象武夷山》,和此前四个印象作品一样以旅游地名命名,最后换成了《印象大红袍》。2007年下半年,整个策划出台,胡书仁还记得当时在北京看策划案时,主题是“七饮大红袍”。回到福建后,他们立刻注册了“印象大红袍”的茶叶商标,“印象西湖能卖吗?我们就可以卖印象大红袍”,他说这个商标是由当地一家公司和北京印象公司一起运作的。
2年后《印象大红袍》正式登台,演员们多次直白地呐喊,“你放下了吗?”茶叶只是提供了一个氛围,主题变了。王潮歌很直白地说,这个主题和他们这几年疲惫的生活状态有关,“在我们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所有的指标都是用GDP和股价房价和工资多少来衡量时,我们是否可能出现另外一个标准:你放下了什么?你放下了多少焦虑,你放下了多少急躁,你放下了多少困扰?”
“我们准备签合同时,还是有人在说,张艺谋有什么了不起,一台晚会就要我们掏1亿多,有没有搞错?我也很紧张,但是想想,他们不会砸自己牌子的。效果最难评价,谁来验收呢?我就说服大家,让观众来验收,不要由专家评委来定。”其实胡书仁自己心里也没底,要求对方先“出样”让他看看。
演员招聘由武夷山方面负责,印象系列一贯用演出地的普通人来当演员,“演员来之不易。四五月份开始招人时,没人来,急死我,后来就忽悠大家说,来了就是张艺谋的学生。”胡书仁说,即使这样,身边还是有杂音,“最后还是市委郭书记带着一套班子,专门去广西看了《印象刘三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王潮歌没有明确透露第五部印象作品的具体投入,她只表示“1亿多一点,不是我们印象系列中最贵的”。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此前向外界表示,地方政府为《印象大红袍》投入1.5亿,“门票按平均300元来算,1988个座位,一年按300天来算,门票收入粗略算来就有1.7亿多。”
最终当地物价部门为演出的定价为218元、298元和588元。在印象系列中,并不是最高的价格。“我们应该算两笔账。第一,从公司直接的经营收入来说,3年应该可以收回成本。第二,来武夷山的游客90%以上都是目的地旅游,我们还要考虑到演出带动的市场效益。我想印象公司也是考虑到市场才愿意和我们一起投资的,他们并不是一次性拿多少编导费。”作为一市之长,胡书仁考虑更多的并非一场演出的效益,而是这座城市里20多万的市民。“根据我们的测算,《印象大红袍》将为我们拉动5个点的GDP增长,带来2.5亿的年收入。”
市场真会按着预测,乖乖地走下去吗?[FS:PAGE]
杂音与质疑
武夷山政府在决策时听到的杂音并不是少数派。就在《印象大红袍》试演时,湖南临湘副市长姜宗福在网上发帖炮轰张艺谋,他的说法代表了相当部分人对于印象项目和旅游景点实景演出的态度。
以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挂名的实景演出至今才做到第五部,但是姜宗福把很多和张艺谋着实无关的演出都挂在了张艺谋名下。他说,自《印象刘三姐》后,“短短几年,全国先后推出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禅宗·少林》、《天门狐仙》、《丽水金沙》、《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盛世峡江》、《井冈山》、《大宋·东京梦华》、《天骄·成吉思汗》、《宋城千古情》、《长恨歌》、《梦回唐朝》等等,这其中许多超亿元投资规模的实景演出总制作人均为张艺谋的‘印象派’弟子梅帅元。”粗粗看来,这篇炮轰张艺谋的文章似乎更像是专门来炒作梅帅元的。
其实梅帅元并非无名之辈,他和张艺谋也不是毫无关系。2003年10月以《印象刘三姐》开创实景演出概念的“铁三角”导演组背后,还有一个总策划兼投资人梅帅元。1997年广西文化厅有一个指示,要利用广西原有的文化蕴涵(如刘三姐),做一个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同广西旅游结合起来的好项目。文化厅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时任广西壮剧团团长的梅帅元,并为此成立了广西文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正是梅帅元找到了张艺谋。1998年底张艺谋来桂林选点,最终在阳朔选择了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作为剧场,而此处正是当年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拍摄之地。至今在《印象刘三姐》的官方网站上,梅帅元的职务依然是副董事长。
虽然在事实上有一些混淆,但姜宗福对于国内实景演出的观点——对于地方政府和景区来说,投入高于回报——却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希夷之大理》的制作公司百胜年代文化公司总经理杨樾告诉记者,“根据我们的了解,类似的东西在全国有几百个,其中99%的项目只有当地人自己知道,有规模有影响的非常少,大多处于低端状态,半死不活,一直良性经营的不多。”
据记者了解,《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和《印象西湖》的“钱景”都相当不错,而2009年3月刚开演的《印象海南岛》并未公开过具体的财务数据,有一种说法是“很多时候每天就卖100多张门票”。
那大理和陈凯歌是否会担心自己项目的“钱景”呢?自从2009年7月在大理发布会上公开亮相后,陈凯歌此后从未对此项目发表过任何观点。杨樾告诉记者,“从一开始我们和大理方面口头沟通时,双方的共识就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演出,这是用来拉动当地和文化商业地产的引子。我们拿出来的设计规划方案,不是只有一个剧场和舞台的,还有周围大面积区域的规划设计,大理方面经过多次论证后,确认我们的整体方案是合理的,才会采纳我们的计划。”
据说这周边部分,包括旅游配套设施、修路、绿化、景观、停车等将近4亿的投资,而演出本身的投资为2亿。如此真的就这样实施下去的话,那陈凯歌或者说这家制作公司的野心,实在是远远超过了张艺谋和印象公司。
但是,这样的文化设想,真能带动经济发展吗?一切还要看老百姓是否埋单,尤其是旅游者们。印象,搞乱的不是中国,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