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岩茶知识

金骏眉由来考

发布日期:2010-01-17 23:24:12 访问次数:2290


    在2009年8月至9月我们对到武夷山旅游的104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选择不知道金骏眉是什么茶的有40位,选择红茶的33位,选择乌龙茶16位,10位选择绿茶,还有5位认为金骏眉是白茶。可见在大众消费层面,对金骏眉有了解的人并不多。

  金骏眉制作实施人梁骏德先生告诉笔者,金骏眉是桐木正山小种的一个系列,一个等级。传统的正山小种只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03年的时候,北京茶客张先生、阎先生来到桐木村,当时就提出能不能做出比特级更好的茶,能不能做单芽。梁骏德心生犹豫,单芽嫩度高,做不好就会碎掉,成本非常高。这件事一直拖到2005年6月21日。那时还是武夷山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师的他,在征得老板江元勋同意后,让人采了两斤多鲜芽,基本按照正山小种的工艺制作。第二天,张先生、阎先生喝了茶非常高兴,他们说:“这个才是真正的正山小种,是茶。”言下之意就是说,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是茶叶,是叶。有了新品种当然要取名字,张先生、阎先生客人用了“梁骏德”的“骏”字,加上茶的外形似眉毛,取名“骏眉”。同时他们还用天平称了一百克“骏眉”来数,一斤“金骏眉”有58000多颗芽就是他们数出来的。过了一天,他们又问能不能做一芽一叶。梁骏德师傅想,单芽都能做一芽一叶应该也能做出来,于是尝试做了,没想到喝起来口感也很好。

  北京的张先生在桐木村试制新茶成功后,曾经带了一泡茶请大茶壶茶叶科学研究所刘锋先生品尝,并建议他将芽茶作为制茶方向。刘锋先生于是使用武夷岩茶为原料,精心制作了一泡红茶,并送给崇安县(原武夷山市)前任县长赵大炎品尝。赵大炎对该茶大为赞赏询问茶名,并亲手书写“武夷红?刘锋所做”赠与刘锋。刘锋将此事告诉张先生,张先生十分高兴。

  到了2006年的茶季,桐木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又尝试着制做了几斤“骏眉”,但是天气不好,结果不理想。经过一年准备的张先生,此时已经坚定了推动“骏眉”的信念,他开始撰写《骏眉令》,扩大宣传。全文如下:

    骏眉令
  之理:金银铜,明雨夏,三三见九,九九归一,天赐骏眉落武夷,茶神嗅品不离去。
  之性:清明,一芽:金骏眉,金骏眉冰,金骏眉饼;
  谷雨,一芽:银骏眉,银骏眉冰,银骏眉饼;
  立夏,一芽:铜骏眉,铜骏眉冰,铜骏眉饼。
  之术:岩上阳坡寻芽头;露采阳收取阴阳;
  半阴半阳晾芽青;轻拉重推揉捻坨;
  丘盖湿布酵七成;低温无烟慢烘焙;
  切记莫做隔夜青;天地人和骏眉成。
  五工毕,袋封冰之不化,骏眉冰成;力压型模复焙之,骏眉饼成。
  开汤白盏金黄圈,宋采明酵吃蜜糖,兮,神叢矣。
  佚士茶人.翼峰.宝山
  乙酉年二春

  落款署名的佚士茶人就是北京的张先生,翼峰与宝山是北京的阎先生和马先生。桐木麻栗茶农说,2006年至2007年,北京的张先生亲手抄写《骏眉令》并分发各户,还到家中指导他们制茶。桐木的村民虽然有着家传的红茶制作工艺,但是当时茶叶售价不高。村民一年制备几十斤的正山小种,也是留给自家使用的,他们习惯用大茶壶泡茶,每天抓一把茶叶到大茶壶里,供一天所饮。张先生又给麻栗的茶农送去冲泡的茶具,小杯小盏,引导他们要这样喝茶。[FS:PAGE]

  在《骏眉令》中我们发现金、银、铜骏眉是依据清明、谷雨、立夏这样的采茶时间来区分,和现在流行的一芽是金骏眉,一芽一叶是银骏眉的区分方法不同,对此刘锋认为:“张先生初期的想法是对的,茶叶当然是明前的最好。西湖龙井清明前谷雨前的最好,价钱也是最高的,到了立夏茶叶的品质和口味发生变化,价钱也就下跌了。同样的,武夷岩茶也一样,为什么做夏茶的人少,茶叶品质不同。但是茶又有着自己的特性,可能清明谷雨的茶都做失败了,立夏的茶做得最好这种情况也是存在。”

  《骏眉令》记载的骏眉茶的在制作方式、形态与现行的也有所不同,原创的“金骏眉冰”(冰茶)和“金骏眉饼”(饼茶)现在基本不见了。桐木的茶农张先生说,以前有过没有焙火直接冰冻包装的“骏眉冰”,都是用飞机空运往北京。刘锋也说,张先生曾经从北京空运了4台小型压饼机,由于压力不够,压出来的茶饼比较容易碎。

  金骏眉虽然是在红茶制作方式上的一种演进,但其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难以评估的,诚如北宋的“前丁后蔡”,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出“龙团凤饼”,但在茶业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刘雯)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