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09-12-08 13:09:12 访问次数:1820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发源地。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对有关红茶的历史,以及今后武夷红茶方向,明确表示:“武夷山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红茶。”传统正山小种要首当其冲。
一、武夷红茶的诞生
最早,武夷山只生产绿茶,人们也只喝绿茶。红茶的工艺诞生,还是一个很偶然的巧遇。
明末年间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武夷山桐木关时驻扎庙湾茶厂,因是晚上了,军队就席地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拨后,茶青已全部发红,老板心急如焚,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后的茶叶呈乌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味,老板把这种茶叶贱卖给了外地来贩茶的人。没想到,第二年竟然有人特地来找这种茶买,当地茶农只会做绿茶,来人却非要去年的那种乌润状带松脂味的茶。于是,江墩茶农连夜又把茶叶加热搓揉加工成去年的茶卖给他们。来的人还给比当时茶市2--3倍高的价钱定购这种茶叶,之后,茶农把这种茶叫红茶,因有销路,红茶便越做越兴旺起来。
二、武夷红茶走向世界的历史
小种红茶制作是全发酵,比之绿茶容易远程运输。当外国商船要运走中国土产时,首选了红茶。
《中国茶经》这样记述:“当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首先把少量的茶叶运往欧洲以后,就如久旱甘露一样,茶叶的饮用很快在欧洲、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风靡起来。并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物产,这一过程也正好发生在明朝后期。”
武夷红茶自1610年由荷兰人当作一种东方珍奇的物产传至欧洲,供宫庭、贵族、商人等上流社会享用。由于价格昂贵异常,不是一般民众享用得起。17世纪时有记载:“伦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银100元。”1657年,英国最早的茶商托马斯出售的茶叶,每磅6--10英磅。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每天公赚4便士(1英磅20先令,240便士)
1650年以前,欧洲的茶叶贸易完全被荷兰人所垄断。164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夏门设立贸易办事处与荷兰人在茶叶贸易上发生磨擦,经过二次英荷战争,由于英国获胜,便开始摆脱荷兰而渐渐垄断中国茶叶贸易。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
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靠泊夏门港,从此,英国开始由夏门直接收购武夷红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之所以能在它出现之初,便能漂洋过海传到欧洲,这是有它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使然。
三、武夷红茶兴起和发展
武夷山具有出名茶的特有环境和条件。
武夷山自宋、元、明起即出贡茶,明末和清初又出现了正山小种红茶的乌龙茶。自此,中国的不发酵绿茶、全发酵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这三大类茶中有二大类出自武夷山。让人惊叹之余,也不禁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武夷山历史上能屡出名茶?武夷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让这绝不是偶然。
《武夷山志》:“名山胜境必因人而传。名山、名水因名人而名益著。”山、水是这样,名茶也是这样。没有名人的推崇,再好的茶也只能是好茶而已,不会成为名茶。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兴盛是推动武夷茶的重要因素。中国茶文化舅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自然理念,佛家的禅悟精神。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地位的人物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首推孔子,后数朱熹。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近50年,著书教学,先后创办了“寒泉精舍”、“武夷精舍”、“考亭书院”,影响了宋元数十位著名学者在这里创办书院,传播理学思想,至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
宋、明二代是武夷山道教最盛时期,宋代新建的道观有27座,明代26座。武夷山的道观自唐宋以来,历代赐田达11000亩,有白玉蟾在武夷山写的《水调歌头.咏茶》为证:
二月一番雨,咋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吸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二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佛教与茶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的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教的传播、普及紧密相关。佛教寺院中各尚念经、打坐至深夜,为了防止打磕昨而饮茶,有《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饮茶不仅是学禅的需要,更是与禅宗的理念一致,茶与禅的一致即“禅茶一味”是了。[FS:PAGE]
四、武夷红茶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武夷红茶外销扩大,促进茶叶生产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茶叶的不断出口好销,种茶成了茶农一种有利可图的生产事业,武夷山区“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茶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整个武夷山区“商贾云集,穷岸僻径,人迹络绎,哄然成市矣。”“茶山绵延百十里,寮厂林立。”
商人因茶叶致富者不在其数。乾隆时著名茶商邹茂章(1704--1778)就是代表。《崇安县新志》:“邹氏经商得道,去粤东,通洋艘,不与市中较铢两,与海外交易诚信为本,洋人所至辄倍偿其利,由是家家日饶裕,为闽巨室。”
英吉利人云:“武夷茶色,红如玛脑,质之佳过印度、锡兰远甚,凡以武夷山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
1883年,自广州出口的武夷红茶达1.5万吨。
二十世纪,红茶生产遍及全国。
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加大对茶企业扶持力度,派出干部驻企业,帮助茶企业做大做强。红茶获多国有机茶论证,直接出口美、日、英、德等国。
拜伦在《唐璜》中写道:“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武夷红茶正努力地恢复她本来的历史地位。红茶以她公主般高贵的姿态,亮身世界。
上一文章:一位农村党员的“为人民服务”
下一文章:骏德茶厂创始人“茶人”梁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