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岩茶知识 >>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 >> 第一章 栽植

第一节 茶园建设(一、茶园形式)

发布日期:2009-11-17 1:19:40 访问次数:3077



卷七 茶 叶

  武夷茶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道:“武夷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而武夷茶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则始于唐代。唐代诗人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便有“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之句。当时武夷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为腊面茶,开始少量进贡皇宫,为皇帝所宠爱。北宋时武夷茶仍为贡品。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到建州和武夷山一带,监造团茶以别于一般的庶饮,龙团凤饼从此诞生。文人墨客品饮之余,雅兴大发,争相咏赞。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尧臣)、苏轼、蔡襄、丁谓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宋朝南渡以后,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著名学者荟萃山中,斗茶品茗,以茶促文,以文论道,极一时之盛。而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武夷山,又成为僧道众竞相建寺造观的场所。僧道众凭借武夷茶之魅力参禅悟道、修静炼丹,且僧道们大多能躬耕茶园,精于茶叶制作,茶事由之大兴。元朝,武夷茶名闻遐迩,朝廷创建御茶园于四曲之畔,“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武夷茶进入鼎盛时期,明初茶贡照常,但贡茶须按新的制作方法,即废除制作龙团凤饼,改制成芽茶入贡。嘉靖三十六年(1557),废止四曲御茶园。明清两朝,少量茶叶仍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武夷山志》编纂者董天工为此赋诗写道:“武夷粟粒茶,采摘献天家……”明末清初,武夷茶独特的制作技术脱颖而出,出现介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的武夷岩茶),全国其它茶区群起效尤,武夷茶名声大起,遂大量出口境外,先是从分水关出境,辗转北行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城进行边境贸易。这条道路史称“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同享盛名。茶叶到达恰克图之后络绎进入英国和北欧各国。鸦片战争之后,武夷茶大量从福州、厦门两个海岸出口,年产量在光绪年间达35万公斤。但因管理落后,产地分散,操作落后,因此,销量受到限制。清末至民国初年茶叶销路仍很兴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武夷茶外销量锐减,产量陷入低潮。民国19~23年(1930~1934)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掌握政权,茶叶成为苏区进行对外(县)贸易的重要交换物资。换回苏区紧缺的棉花、布匹、药品、食盐等。民国23年以后,由于崇安县政府对革命老根据地进行摧残、封锁,许多茶区被迫移民并村,茶园荒芜,茶农外逃,茶园面积锐减至3000亩,产量缩小至1.75万公斤,武夷茶业,颓败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一些基点村、同时也是重要茶区的桐木、溪源等村迅速恢复茶叶生产。武夷山景区内的岩茶名丛、单丛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扩大栽植。茶园面积逐渐扩大,产量和外销量逐年提高。1984年全县茶叶面积44099亩,为1949年8700亩的5倍。产量60.78万公斤,为1958年15.26万公斤的4倍。在此前后,新的岩茶品种——肉桂茶经过改良、试种、推广,大获奇效,1989~1993年,连续5次获得国家农业部、商业部等颁发的国家级名茶大奖,武夷岩茶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完善茶叶生产的各项责任制,国营茶场(厂)、集体茶场(厂)、茶叶专业队、个体茶叶专业户等竞相发展茶叶,茶叶生产遂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90年代起连续3年由南平地区行署与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一至第三届的武夷岩茶节,扩大了武夷岩茶的销路,武夷岩茶进一步畅销于香港、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1992年12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提出5~7年内把武夷山市建设成武夷茶城的战略目标。1993年全市茶园已发展到6.4万余亩,年产量151万公斤。 


第一章 栽  植

第一节 茶园建设

一、茶园形式

  唐宋至今,武夷山种植茶树大都利用高山斜坡地、岗陵缓冲地或平坦洲地。采用这些方式所开辟茶园的特点是面积较大,且连接成片,大多由专营茶叶者的各个朝代的官办茶场,民国的茶叶示范茶场和解放以来的国营茶场、集体茶场管理。此外,武夷茶区农户皆以植茶为家庭副业,茶叶栽培区域的分布范围较广。农家的宅旁、菜圃、山塝、田垅都可随意种茶,不受限制。此外,还有倚山傍岩垒砌石壁,筑成梯状田园,然后挑土填充,始成大型盆栽型的茶园和寄植石缝路边的“寄植岩凹式”茶园。
  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稍大,大部属地势稍平整的缓斜山坡,或谷中底层缓斜地,将地分切成或大或小之阶段、沿边砌筑石岸的茶园,俗称“茶山”。
  不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大小不一,阶段大小高低视形式视地形而设置。也称为“茶山”。
  斜坡园 此类茶园利用土层稍深,斜度较小之山坡地垦辟成园,也属“茶山”之列。
  平地洲园 沿溪边平地、沙洲地可利用植茶。利用山头平坡地,或坑中之盆地,因地势较平,开辟茶园。
  石座植园 此类茶园以武夷山风景区境内为多,系茶树盆栽式,通常利用岩凹或石隙之处,依地势砌石座,培土植茶,在武夷山随处可见,无处不栽,植株多是名丛。此种栽培方式工程浩大,所费甚巨。据民国24年(1935)调查,筑成一立方丈之石梯壁需费银圆10元左右,常年必须修梯壁和添土壤,费用亦属可观。且山地起伏跌宕,茶园零散分布,管理尤感不便。故在昔日茶市旺盛,茶商获利优厚之时,茶园经营管理尚无问题,但至茶市衰落,茶商自亦力所不及,遂不免日趋荒芜。
  寄植茶园 利用天然的石缝,如复石之下,道路之旁,把茶树寄株其间,听其自然成长。
  现代茶园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园、路的综合治理,采用近代科学建园。具体实施为:近山缓坡,等高梯层,缓路横沟,深耕普垦,表土回沟,施好基肥,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精心培育,快速建园,高产稳产等一系列的措施。武夷山市现代茶园建设始于民国29年。当时,茶叶专家张天福到崇安县创建福建示范茶厂,并建立茶树品种园面积390亩,结合生产进行扦插、茶子播种期以及茶苗种植期等试验。品种园创造高标准的良性生态环境,亩产比老式茶园平均增产2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辟国营崇安茶场新茶园和茶叶科学研究所品种园等,都是严格按照高标准的坡园和平地园的规范建设的,注重周围道路、水沟、水池的合理安排,提倡环山缓坡路面种草,路旁上向设沟,路边栽树,以达到高产的目的。1987年崇安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红土壤项目,安排试验红土壤改造种植茶园1200亩,主要措施为高标准挖定植沟,重施基肥、密植,以达茶树速生、丰产、高龄的目的。
  90年代初提倡开发山地种植茶叶,1992年12月市政府提出力争在5~7年内新开发茶园10万亩,建设有特色、上规模的“武夷茶城”的战略目标。新增加的茶园大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开辟。技术规范可概括为40个字:规划连片、劈草炼山、全垦除杂、测量划线、缓路横沟、表土回沟、等高梯田、适量基肥、推广良种、合理密植。在山地开发中,新开垦的茶园以及改造低产茶园后达到的新标准为:(1)茶树生长健旺,覆盖率达85%以上,无杂草,病虫少;(2)没有断行和缺丛,土壤疏松无裸露;(3)山地茶园排灌设施较完善,能排能蓄防旱涝;梯壁内侧有横沟蓄水或竹节沟;(4)隔年、隔行深翻改土。坚持年年修剪,树冠和采摘面大;(5)能保肥、保水、保土,单产每年显著提高,亩产超百斤以上。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