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09-06-06 22:19:06 访问次数:1417
好山好水期待好心情
——武夷山景区服务质量问题见闻
赵振清 摄
□ 本报记者 江 东 实习生 刘丽莎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国家5A级景区———武夷山景区,以其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游赏。此间,记者陪同一些客人,以散客的身份走访武夷山,却听到很多游客都在抱怨,5A景区为何达不到4A标准?中国质量新闻网对此进行报道后,引起了舆论关注。5月20日,武夷山景区管委会来函,对记者报道中所反映的问题作出解答,但仍让人疑问重重。
游山看价格
外出旅游大家都会对自己的荷包精打细算。记者爬上武夷山的天游峰时,峰顶摊点售卖的矿泉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瓶很普通的矿泉水在山脚下的售价是2~3元/瓶,可到了天游风景区之后变身为8元/瓶,差价竟达三四倍之多。
由于武夷山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每年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交通和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于是今年武夷山景区添加了景区旅客小火车。本想有了小火车,往返景区和旅馆会更方便,但遗憾的是,从景区到旅馆根本不是一站式,而是下了火车换汽车。这还不算,原来福州旅行社每人报价480元左右的散客游,现今已悄然提到570元。
武夷山景区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让人回味的大红袍茶。游完后带一些特产回家,本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当记者到销售摊位购买大红袍时,知情人又告诉记者另一个“潜规则”。“我们业内有个笑话,进了景区,价翻10倍。举例说,有商家出售500克的大红袍,叫价1500元,后游客还价到680元,成交后商家还会告诉你,基本没赚钱。其实这个茶叶的实际市价可能不到100元。”
据介绍,在景区销售的岩茶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武夷山产的,而是从附近区县收购到武夷山加工,然后冒充武夷岩茶赢利。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早在2001年,武夷岩茶就获得了国家原产地产品保护,并且武夷山市在培植、加工、销售等过程严格执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规定及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几年发展已形成了品牌经济,成为武夷山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景区内假冒产品的出现,不但与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初衷相背离,而且损害了武夷岩茶的品牌影响力,对武夷山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玩水说安全
到武夷山景区除了游山,还可以玩水。但记者到九曲溪漂流准备买票时,却犯了迷糊。景区售票窗口告知不出售散客票,只对旅行社团体售票,或者散客自己拼足了6个人才可以买票。记者一行只有4人,还得再凑两个人才能购票。看着不断前来的旅行团一批批地买到了票去漂流,记者不禁觉得奇怪,难道散客就不能来九曲溪漂流了?如果真是如此,景区管理层应该在媒体上说明散客不要来漂流啊。福建的4月已开始转热,在太阳下晒了一个多小时,一位从北京来的先生有点受不了,询问售票口为什么会这样规定?里面一人回答:“没办法,谁让你们不跟旅行社预定的!”我们听了都很生气却也无奈。第二天,记者终于找到了有关部门,打了招呼后,才让我们的客人购了4张票。
记者一行来到九曲溪1号码头,从门口到上竹排,大约还有200多米的路程,但这短短的一段路却让人有些担心。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路上走着,却时而有大卡车横穿而过,原来当竹排漂到下游后,都是由大卡车载回起点。可是,记者却没有看到这条路区分车道和人行道,而是卡车与行人交叉,让人感觉很不安全。一位台湾南投县游客看到如此混乱的情景后,不禁感叹道:“武夷山的风景比日月潭漂亮,但是管理水平就差得远了。”
记者一行好不容易登上了竹排,可是还没划出多远,艄公便暗示我们给小费。“我们不是买了票嘛,还要付小费?”记者吃惊地问,“票的收入是给公家的,小费是各位老板自愿给我们个方便。给了小费,我保证让大家玩得更开心点。”艄公回答。“那不给小费,就不会玩得开心吗?”记者追问。“如果我划得快点,这沿途的有些美景恐怕大家就会错过了。”买票拼排时积攒的怒火刚平息,这会儿又被艄公给燃起了。当记者要跟艄公理论的时候,旁边一位游客拉住记者悄悄说:以前有个学生坐竹排想站起来拍照,因为没给小费就被艄公拦住了,学生不服气,刚站起来就被艄公拍了一巴掌。后来到景区管理处投诉,工作人员却说,这些艄公都是当地的农民,素质不高没法管,最后不了了之。
听了这个故事,记者更觉得纳闷,难道因为艄公素质不高,有关管理部门就可以任其所为,就可以不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能,对游客的利益与安全如此漠视?
游水帘洞的经历更让人无奈。记者一行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来到水帘洞后,居然在门口买不到门票。在工作人员多次指引下,记者骑了好长一段路后,才终于买到了票。进了水帘洞,我们想照相留念,随即叫来旁边照相小摊的摄影师,但奇怪的是他手中拿的还是老式胶片机。记者提出换用数码相机拍照,摄影师却一脸无奈地说道:“不瞒您说呀,我们也想用数码相机,可是我们这里有个‘潜规则’,必须要到指定的地方去买胶卷、洗照片,我们才能经营。”
“那景区的管理部门就不管吗?”记者追问道,“强龙难压地头蛇呀!”摄影师无奈地摆摆手,示意我们不要再问了。
看来,武夷山景区管理难以上台阶,与不少“潜规则”有关。[FS:PAGE]
回函“释疑”疑更多
2009年5月20日,武夷山景区管委会发来回函,对记者报道中质疑的一些问题作出解释。
对于记者所反映的景区强制用胶卷拍照且到指定地点冲洗照片等问题,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景区管委会正在与国内外3家知名的相机品牌公司进行洽谈,预计不久景区摄影从业人员也可以使用数码相机为游客拍照了。
但令记者不解的是,在胶卷拍摄日渐被数码摄影取代的今天,从胶卷拍摄转为数码相机拍摄是极为容易的事情,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为何迟迟没有实现这一转换,而是仅在承诺。这一承诺又到底何时可以兑现?
对于报道中指出景区部分商品价高离谱的问题,武夷山景区的回应显得有点闪烁其词。景区管委会只是要求经营业主对所售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每年与经营业主签订《景区商业网点经营品种指导价》(最高限价)的合同,但对经营业主提价行为却熟视无睹。
在武夷山景区管委会发来的函件中,对于武夷岩茶茶价“潜规则”宰客、竹筏漂流艄公恶意索要小费等问题,均未提及。由此可以想见,这些问题何时才能解决,真的是不好说了。
《中国质量报》
上一文章:莉莉品正山小种——金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