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09-04-13 11:17:54 访问次数:1467
2008年,通过落实经济工作及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武夷山茶业生产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政策,茶业生产取得较好成效。
2008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1.5万亩,茶叶产量0.5万吨,总产值达10.8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至11月底,全市茶企业增值税入库7768 万元,比增3.50%;平均售价提高30%;有力促进了茶企(农)的经济效益提高。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出台优惠政策
为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武夷山市委、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茶产业已成为促进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调整乡镇经济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是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发挥大红袍品牌优势,促进大红袍品牌的流通,整顿好茶叶市场,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茶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品牌营销推广的实施意见》,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承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在武夷山成功举办,标志着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次茶博会参展企业共519家,参观观众10万人次,成交订货合同或意向320个,签约总金额25.6亿元,现场交易额达1.08亿元。茶业投资项目暨茶叶订货合同签约30个项目,签约总金额7.3亿元,涉及茶叶种植、产业化建设、观光休闲茶园,白茶合作和有机茶基地。全市共118家茶企业参展,充分展示了武夷岩茶的生态、品牌和文化风采。
三、开展宣传推介
市委、市政府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茶旅结合的方向,茶旅互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整合营销模式,开展“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广活动,建立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广中心,构建全国营销网络。通过开展“武夷山茶旅知识全国网络有奖征答”活动、在广州组建“武夷山大红袍”第一条街、“武夷山大红袍”春茶评比赛、产茶大镇—星村镇“星愿杯”茶王赛、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等,进一步总体提高全市茶叶的质量水平。
四、开展茶业资源普查
为了解摸清全市茶业资源底细,我市于2008年在各乡镇、农茶场开展了茶业资源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为科学决策茶产业发展大计提供参考依据。大力培育茶业龙头企业,开展企业服务,做好申报QS认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茶叶质检工作,确保大红袍等产品能符合武夷岩茶国家实物标准样而进入市场。同时,编印了《武夷茶业资讯》,并协助出版《武夷茶经》、《话说武夷茶》等茶业类专著。努力争取武夷山市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为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FS:PAGE]
五、实施项目带动
充分发挥我市“三绿工程示范县”的优势,大力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制定茶山低产改造的扶持政策,指导茶山业主对茶园实施高标准改造,完成全市现有的茶园基础设施改造,并建立高标准茶园改造示范片2000亩。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山地水利等项目申报时,将对茶山予以优先安排。
六、开展茶园生态保护
根据武夷山市政府出台的《关于科学开垦茶园保护生态资源的通告》,进一步加强茶园开发规划管理工作,以“严格审批、适度开发”为原则,严格控制在九曲溪上游、西溪流域上游、小武夷公园开发茶园,严禁在风景区内开发茶园;大力实施茶区薪炭材改革,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引导茶企业使用新型燃料制茶,改进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切实保护茶叶生态环境,使名山、名茶、名牌与双世遗品牌成为有机整体。坚持发展环保绿色有机茶,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有机茶生产标准,全面加强茶叶的质量、安全、卫生管理,积极推广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建设。
七、打造武夷山茶叶品牌
在保护好大红袍母树的同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市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殖并获得成功,制成的茶叶和母树相比,品质保持一致,在茶业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大红袍种植面积已达4万多亩。为提高“大红袍”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武夷山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一体化的目标。积极申报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并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有力的提升“武夷山大红袍”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武夷山市茶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