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9:02 央视《海峡西岸行》
大红袍母树
正山小种茶初制茶厂
相传17世纪的英国女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饮一杯红茶。如今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茶叶消费及贸易量属于红茶。不同肤色的人们走进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却可以拿到同样品牌的立顿红茶。“永远不变的品质”似乎是人们钟情于斯的原因。
大概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英国女王钟爱的红茶来自中国福建武夷山上坪县桐木村。红茶的起源在中国,它的名字叫做正山小种。
进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沿山间的溪流往深处走去,我们看到了正山小种红茶初制的茶厂。茶厂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间,与一路上看到的建筑迥然不同,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熟识当地情况的宣传科长介绍,茶厂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却藏着底蕴深厚的制茶工艺。说是初制茶厂因为制茶的十几道工序在这里完成的是采茶后的第一道工序—“萎凋”,就是把生茶的水分蒸掉,使茶变软好在下面的“摇青”和“捻青”的工序中使茶成形。
茶厂的第一个特别的就是房子通体都是樟树造就。如今保护区里的樟树已不允许砍伐,早年留下的樟树茶厂便成为独一无二的建筑。今天茶厂并没有制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正山小种红茶只在每年4、5月份生产一季。
颤颤悠悠的踩着樟树的楼梯,扑鼻而来的是茶的芳香。茶厂分为三层,一层二层组成一个“烧火的炉灶”。底层烧火,木柴一定要选马尾松。第二层铺有砖石砌成的地板,上面留有透气的小孔,底层的热气可以通过小孔向上传递。第三层便是铺茶叶的地方,樟木搭成网格状的地板,上面再垫上竹篾席子,茶叶铺在上面就可以接受烘焙了。绝妙的便是茶叶在这里烘焙才有了独特的“生命”。当茶叶接受烘焙的时候马尾松的气味便会混合樟树的芳香弥漫茶房,茶叶也就有了独特的茶香。独特的原料独特的制茶工艺,难怪正山小种不能批量生产了。
最初的红茶是如何产生的呢?传说桐木村庙湾自然村的江姓人氏世代种茶,约在明末某年时值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青发红,老板心急如焚,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生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成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味道,因当地一直习惯于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因此烘好的茶便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给2-3倍的价钱订购该茶,并预付银两,之后红茶便越做越兴旺。当然这只是传说,只是说明在一个偶然的时机,桐木茶农为避免损失被迫无奈用经萎凋的茶叶,再使用在当地已经出现的炒、焙技术去制作,结果便出现了与传统绿茶不同的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红茶外销后,因其产地武夷山,所以英国人称其为武夷茶(BOHEA T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