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馥郁,滋味清远,汤色金黄明艳,香味尤为可贵
武夷岩茶的名枞是从菜茶群体品种中选出的优良单株,专门培育采制,并命以神奇美妙的花名。用这些优良品种制出的乌龙茶,如果来自正岩者,称为名枞。
著名的名枞茶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鹤冠、水金龟、金琐匙、醉海棠、钓金龟、迎春柳等。名枞茶,由于精心选种,制工精湛、生境优异,以致品质奇特,脍炙人口,加上名枞茶的来历往往伴以传奇和神秘的传说,更是极其珍贵,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每个名枞茶的量很少,不过数两,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武夷岩茶中的极品,属大红袍最为珍奇,被誉为“茶中状元”,号称“茶中之王”,在华南和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产于武夷山天心岩附近的九龙涯半壁上。关于大红袍名枞茶树的身世,有许多美妙神奇的传说,诸如:这株树生于悬岩峭壁,人莫能登,以驯养猴子,穿着红衣攀缘采摘,因以得名;
另前清有一县官,久病难医,天心寺和尚以九龙涯半壁上的茶树采制的茶叶敬献,饮用数次,病即痊愈,该县官遂亲临茶崖,将身上穿的红袍披在该茶树上,敬香礼拜,从此那几株茶树则被称为大红袍。
清而不俗,细而幽长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精品,讲究内质。品赏武夷岩茶是一种极富诗意雅兴的赏心乐事,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非常崇尚这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品茶的环境、场所,要清雅、明净,厅室布置可以悬以国画、诗文,摆以兰花。古乐低回,古香古色。品茗不宜人数过多。明代张源《茶录》说“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五六人就嫌多,七八人则是喝茶解渴。这当然是指品赏而言,否则平常难以做到。
品茶先品人,品茶讲人品。品茶者心境要平和、矜持、不燥,这样才能体现传统茶德:即信奉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静。这是茶之精神、茶之风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泡茶前要洗净茶壶、茶杯,然后用开水烫过。加放茶叶因人而异,嗜浓者多加,喜淡者则少放。将沸水冲入,满壶为止,然后用壶盖刮去泡沫,再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提高壶温,又能洗净壶的外表。约过1分钟,即可斟品。
现今流行的是不喝第一道,而是用第一道茶水烫洗茶杯后注入茶海,第二次冲泡的茶才开始斟品。有“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之说。
斟茶有讲究,各杯先斟少许,然后均匀巡回而斟,喻为“关公巡城”,茶水剩少许后,则各杯点斟,喻为“韩信点兵”,以免淡浓不一,冲水要高,让壶中茶叶滚动促进出味;斟茶要低,防止茶香散发,避免产生不雅之泡沫,这叫“高冲低斟”。献茶讲究礼节,朋辈对品时,应先敬长者;一茶待客时,则先宾后主。接受敬茶时,不必起身迎接,只要以食、中二指轻轻敲桌,如下跪状即表谢意。端茶杯时,宜用拇指和食指扶助杯身、中指拖住杯底。如此端法,即稳妥,又高雅,喻为“三龙护鼎”。
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香兮薄兰芷
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味以“香、清、甘、活”者为上,十分讲究“山骨”“岩韵”“杯底香”等。品茶时,应先闻其香,再看其色,三品其味,后观叶色。品茶是精神感应、高层次文化享受,因而要慢助细吸,徐徐入口。古人云:小杯曰品,大杯饮驴。牛饮可以止渴,小杯方能品出真味、领略情趣。
初品者体会是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回味无穷;嗜茶客更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品茶时,如将所泡过的茶叶放入清水中,观看叶色,为“绿叶红镶边”。这是武夷岩茶之特征。
以茶会友、和敬谈心,说古论今、吟泳诗词、欣赏茶歌、探究茶道、切磋茶艺、熏陶茶德。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了一体。
自斟漫饮——十八道程序
一、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二、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四、 “乌龙入宫”: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
五、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六、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七、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八、 “若琛出浴”:既用第一道茶水烫茶杯。若琛: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九、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以免淡浓不匀。
十、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茶汤较浓故分别往各杯中均匀巡回点斟,以利浓淡均宜。
十一、“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和食指扶助杯身、中指拖住杯底。此法,即稳妥,又高雅;
十二、“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十三、“喜闻幽香”:即嗅闻武夷岩茶的香味;
十四、“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十五、“再斟兰芷”:即再次斟茶。“兰芷”泛指武夷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十六、“三斟石乳”:即第三次斟茶。“石乳”元代武夷岩茶之名;
十七、“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武夷岩茶的韵味;
十八、“自斟漫饮”:海阔天空,或吟诗唱和、或谈古论今,趣味怡然。
领略武夷岩茶的真趣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其在领略到武夷岩茶真趣之后的感受曾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山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橡,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邃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怡请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
品茶不仅要中外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内质领略其真味。而武夷岩茶的品饮方法在所有茶类中也是最为讲究的,从袁枚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但实际品饮起来还要复杂的多,当人们领略到武夷岩茶的真趣,就会被这种中国特有的珍品所折服。
总之,武夷岩茶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