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船烟雨
品味专业作品之武夷岩茶——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闻圣妙香
引子
相传,一介书生蒋晨,在武夷山小九曲渡口留下了“此大块赐我以文章耳”摩崖石刻,大有当年庄子和李白说此话时的风度。
茶可入道,茶可通神,岩韵散发的更多是文化信息。茶壶虽小,乾坤广大,杯中人生,境界非凡。未饮之前,不妨先浏览一下武夷岩茶的花名和名丛,谁能想象她竟有近千个之多。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以成品的香型命名的。有以传说之载植年代命名的,有以神话传说命名的,不能说天花乱坠,但可以讲天底下最美好的名称都送给了岩茶。
为爱岩韵深,故做岁寒交。清朝闽北人蒋衡敬重岩茶若“君子人也”。说他高风亮节,初见面目严肃,实则和而且正,开口十分苦涩,久则淡而清香,是位人中君子。苏轼更是不可救药。他把武夷岩茶誉为“叶嘉”,并为之立传洋洋洒洒写下上千言。
中国茶论几十部,有关茶诗千首以上,其中歌咏武夷岩茶也有数十首。当你我举杯,含英咀华之时,武夷茶文化更让你我不可自拔。十八道程序的茶艺引人走进“和敬怡真”的茶道。漫步茶的神圣王国。以茶道茶艺为主的武夷茶歌舞。则把岩韵表现得有声有色,武夷茶文化现已成为武夷山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再饮岩茶,细品岩韵,你会觉得,茶亦非茶,人亦非凡了。
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生态系统,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天然植物园”的美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园”的世界自然保护网成员。
武夷山是中国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有36峰、99岩之胜,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溪流纵横。而产茶历史更加悠久,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早在唐代,武夷茶就享富盛名。宋元以来,山上茶事兴盛,岩岩有茶,无岩不茶。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岩韵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中国茶经》云,“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茶奇绝之处在于岩韵。初闻此说,颇觉高深玄妙,书法家潘主澜以诗释之“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琐记’却精祥”。将武夷岩茶的岩韵分为四品,一曰香、二曰清、三曰甘、四曰活。
而最具饮食男女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岩韵作了具体的描写“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解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
范仲淹毫不夸张的告诉世人,”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苏轼则非常感慨的说:”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前丁说的是丁谓,后蔡却指蔡襄,两人都是嗜茶如命,品茶有道之人。一时间武夷岩茶使“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道人白玉蟾挡不住岩韵的的诱惑,几盏过后便高吟“水调歌头”,“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天下名茶无数,为何武夷岩韵独具?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等都认为,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又因为兼取红、绿茶制作之精华,所以岩茶品质具有岩韵风格。故又有岩韵即“岩骨花香”之说.
“韵”、“骨”、重于“香”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正岩的乌龙茶称为武夷岩茶,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声誉,并享有“活、甘、清、香”四绝之称。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岩茶带有兰花香,具有特殊的岩韵,味醇回甘,润滑爽口。
岩韵与岩骨实际上是同意词,指滋味而言,是内质哂纳感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很难口述,但亦说明“韵”、“骨”、重于“香”。评茶用语上称茶底厚而有岩骨则韵显,相反则底薄无骨则韵不显,以及杯底香是否持久,若仅有浓度而无底,则非武夷岩茶而是洲茶或外山茶而已。同时亦有‘活色生香、舌本常留甘尽日、齿颊留芳、沁人心脾、香味两绝”等形容。
除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外,一般以香、味、汤色、叶底四因素综合,以前二者为主,后者参考。幼稚茶的香气一般以锐者需浓烈、幽者需清远芳香馥郁的天然香、香气持久性长则佳。滋味一般的醇厚甘爽、喉韵清冽,回甘快而润,快感舒适,岩韵显者更为可贵。茶汤要求清冽明净,呈金黄或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要求软而不杂,红点或红边鲜明。
碧水丹山,硝风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烁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的是独特的 “岩骨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