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08闽越图腾——闽蛇文化
蛇是古
闽越人的图腾。千百年来,古镇樟湖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古朴、原始的蛇崇拜民俗,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每逢农历七月七,樟湖人都要聚集在蛇王庙奉蛇王出巡,各家各户门户洞开,以香火鞭炮迎接,顶礼膜拜。游蛇结束,人们再把蛇送归大自然。樟湖蛇文化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独特罕见性,名传中外。樟湖蛇王庙被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MP09民间艺术奇葩——浦城剪纸
浦城民间剪纸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晋时随中原士族传到浦城。其工艺独特,采用传统墨蜡拓花样,纸捻固定,画中有字,字中有画。多以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瓜果蔬菜为题材。通过母传女、婆传媳等形式传承。作品曾获全国银奖,15幅作品在全国首届民间剪纸大赛中获入选奖。2000年,浦城民间剪纸艺术被列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MP10乡土文化一绝——松溪版画
2000年2月和6月,松溪县因群众版画创作活动成绩显著,先后被福建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福建省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松溪版画群众基础广泛,1999年成立“松溪版画研究会”,后又设立了松溪县民间版画院、松溪版画作品展览厅和松溪版画产业化发展中心。松溪版画极具乡土气息,两件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版展,一件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评选,五件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发行了版画邮资明信片、电话卡。
MP11剑中魁首——湛卢宝剑
春秋时期,欧冶子在松溪湛卢山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剑等五柄剑,被越王封为“湛王”和“大将军”等官衔。后人在湛卢山建有“欧冶子祠”。湛卢宝剑铸成,越王勾践视之为国宝。历代诗文提及湛卢宝剑的很多,诗圣杜甫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明代《东周列国志》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
MP12闽都标志——建瓯五凤楼
今称鼓楼,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位于建瓯市区中心。前身是196年建安立县时所筑“子城”的南门,后晋天福八年(943),闽主王审知之子王延政在建州称帝时在其遗址上兴建“五凤楼”,借以显示其帝王气象。后屡毁屡修。至清乾隆十九年,重建并置大鼓于楼上,至民国六年再修,仍置鼓司更。新建的鼓楼,2005年初完成,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宽26.5米,纵向长17米,高28米,雄伟壮观。鼓楼已成为建瓯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景观。
MP13瓷坛瑰宝——建窑建盏
建窑位于建阳水吉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窑为宋代著名窑场之一,创烧于唐末,盛于两宋及元初,元代中后期走向衰落。窑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以烧制兔毫、鹧鸪斑等墨釉瓷碗为主,俗称“建盏”,不少为御贡品。宋元时期,皇室对建盏有特殊偏爱。建盏还流传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考古发现,五代到宋末元初的龙窑基址长达135.6米,为国内最长的龙窑,堪称世界之最,一窑的装烧量高达10万件,出土了鹧鸪斑等极名贵瓷品。
MP14千年书库——建阳建本
建阳刻书,萌芽于五代,繁荣于两宋,延续于元、明和清初。南宋时,是全国的三大刻书中心(蜀、浙、闽)之一,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宋代建本图书远销世界各地。宋代的中国对日贸易,书籍为其大宗,在日本掀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宋、明时期建刻的繁荣,在我国图书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出版史之最”:有世界最早的版权文告,有最早的纲目体史书刻本,最早的学术思想史专著,现存最早的《伤寒论》注解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