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的中央有一条人工开凿运河,这便是当溪。汇集在下梅的茶叶,就是从这里的码头装货上船,然后经梅溪、崇溪运往外界的其他地方。
当溪原称当中坑。原河道是一条自然过水坑,位于村落中央,下梅过去也称为当坑坊。当溪发源于大元岗,向北流至下梅汇入梅溪。宋代将流经下梅村的溪段,开凿为人工运河,始称当溪。但因为当溪水浅,竹筏、船只都停靠在梅溪岸边的码头,交通运输都不便利。到了顺治年间,邹家征得方、王等四家的同意,出巨资扩建了当溪,将运河加深丈余,修筑八个码头,使竹筏能够顺利进出停靠,大大地便利茶叶的装卸运输,于是,当溪两岸开始店铺林立,茶商云集。
梅溪是崇阳溪的支流,发源于崇安县东部的发源于梅岭,因此叫梅溪。是下梅通向外界的唯一的交通要道。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福建三》记载:梅溪,源出(崇安)县东七十里西坑岭,分为内外白水,西流复合,又西南合于大溪(崇阳溪)。
崇阳溪,亦称崇溪。是闽江主要支流建溪在崇安县境内的支流。
崇溪有东西两个源头,一个出自东北岑阳山,称东溪;另一个出自西北分水岭,称西溪。二溪于崇安城北相汇为称崇溪。《清史稿·地理志·福建》有详细记载:崇溪二源,东溪出东北石臼里。汇岑阳、寮竹诸山水,西南,左合小浑溪,右浴水溪、岚溪、新丰溪,至大浑里,右合大漈溪,又西南至林渡;西溪出西北分水岭,会大安源、双溪,又东,左合温林、观音二寨水来会,是为崇溪。又南过押衙洲,分流复合,迳城东,右合黄龙溪。又南,左合梅溪,迤西右合九曲溪,屈南至黄庭,右合黄石溪及籍溪,又东南入建阳,为北溪。芦陂溉田万馀顷。《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福建三》也有记述:崇溪,在(崇安)县治东南。有二源,一出县东北岑阳山,承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绕城北一里,而为东溪。一出分水岭,东南流,汇诸溪之水,经县西北十里大富桥下,支分为陈湾陂,其正流亦至城北一里会于东溪,是为西溪。……西溪会于东溪,绕县城东而南下,是为崇溪,俗名大溪,又南经赤石渡,又南纳武夷九曲诸水,经黄亭而南入建阳县界。
集散在下梅茶市的茶叶,需经先水路运往崇安城,然后再由陆路运抵铅山的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