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种茶火热时,市场愈加全力追捧,讲究稀缺与独有的茶类便愈加稀缺。此谓“金骏眉”现象。
宋徽宗撰《大观茶论》之后,“黄金易得,龙凤团饼难求”,自古不乏苛求精益的历史陈案。以凤凰山上3月嫩芽采制的龙凤团饼加入了龙脑、冰片,天下皆贵之。顺着建溪逆流而上,在这片碧水丹山的后花园,在满是原始生态的山水里,空气慢慢变得潮热起来。当年正山小种全盛时“商贾云集。穷岸僻经,人迹络绎,哄然成市”的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金骏眉特有的蜜香与珍奇,带来了茶市的一片繁闹。在这片火热的气氛里,却常让人哑然失笑。
镜头一:人手一包金骏眉
正如福州的一位茶友所形容的,现在每到一个茶庄里喝茶,时不时就会有人带来一泡不同版本的“金骏眉”,挥手让大家品尝,但往往最后的评价差强人意,甚至有时候,那一款金骏眉与政和工夫以及坦洋工夫红茶的滋味相差无几。
在2008年的一整年里,整个金骏眉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庞大,如果以桐木关一个工厂300斤的销量计算,市场上约有3000斤的销量。即使是这样,也不可能形成茶客“人手一包”的销售数量。
镜头二:金骏眉成为叶茶
明明茶叶包装上注明的是金骏眉,但一泡开,茶味各式各样,茶香千奇百怪,有的金骏眉里居然成了叶茶。不少茶庄标榜说是二级三级的金骏眉。事实上,桐木关的金骏眉根本就不分等级的。
镜头三:茶庄里的利润大丰收
一个开茶庄的老板,以3500元的价格卖出了10斤的银骏眉。事实上,那一款非桐木关生产的银骏眉进价不足1000元,因此他可谓利润丰厚。因此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市场上总是永远有卖不完的金骏眉和银骏眉。
镜头四:酒桌之上的茶话
酒桌之上,人们也在开始讨论自己的金骏眉来源如何可靠。且不管在此背后的林林总总,足以说明的有两点:金骏眉普及了茶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向某一方向转变。不知道这是茶事的兴盛还是过度兴奋。
镜头五:金骏眉输给了银骏眉
茶庄里时兴斗茶,两个茶友碰面,一堆茶友当裁判。烧水泡茶,出汤闻香,品茶点评,一款6000元买来的金骏眉当下输给了一款3000元的银骏眉。
镜头六:四款市面上搜罗的金骏眉
A款:香气高扬。特别在第一泡的香气上先声夺人、技压群芳,但入口却有明显的苦味。在3泡之后茶味更见分晓,此时已经没有底气,没有蜜香,也已丧失悠香入鼻的韵味。
B款:香气悠远,芽毫尽显,也耐冲泡,但香气一闻却有一些松烟香,要知道,新工艺的金骏眉是追求原始茶香、不用松烟焙制的。
C款:说是一款桐木关的野生菜茶,滋味耐人寻味,有很特别的蜜香以及略带果酸的气味。但在茶当中并没有看到芽。
D款:察看干茶,条索细嫩卷曲,极为瘦弱,看上去茶芽却是单一的金黄色,入口滋味淡薄,一眼让人看穿底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