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茶史茶俗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在印度?

发布日期:2016-04-20 15:55:58 访问次数:2141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在印度?这在国际上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原因是在1824年,国外一些学者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野生茶树,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就引发了“茶树发源地在印度还是在中国”的百年“茶源”之争。

  直到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地区(现普洱市)举办,来自亚洲、美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亲临邦崴古茶树现场考察分析,达成共识:“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权威论断,从而使得这场争论有了结果。

  “型过渡茶树”的概念是由以肖时英、何仕华等一批普洱市的茶叶专家提出并得到国际公认,即茶树的花、果实等繁殖器官为野生型茶树特征,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栽培型茶树特征,是野生型茶树向栽培型茶树演化的直接证据。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普洱市古代濮人早期驯化栽培成过渡型茶树存活至今的珍贵“文物”,1997年4月,国家邮电部发行的《茶》邮票一套四枚,“澜沧邦崴古茶树”上了邮票,从此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名扬中外。

  普洱有117.8万亩的野生茶树群落,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茶资源基因库,同时还有很多人工种植的野生型古茶树,这是人类培育、驯化古茶树的活标本。

  茶树起源于何时?历史学家无从考证,却被生物学家解决了。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了在普洱市景谷县发现的宽叶木兰化石“新种”为主体的植物群化石,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第三纪景谷植物群分布区系”,是我国少见的渐新世植物群,也是唯一没有受到第三纪冰川波级的区系,目前世界上仅见于景谷盆地,距今有3540万年;在普洱市的景东县田心、景谷县煤厂、澜沧县勐滨等地发现的中华木兰化石,时代为第三纪中新世,距今有2500万年;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有澜沧邦崴1700年和景东文岔12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为代表的18.2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146万亩的栽培型生态茶园。

  普洱成为世界唯一的一条从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类植物垂直演变完整的生物链。为此,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 “世界茶源”的称号。一个百年之久的“茶源”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