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墩村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距度假区15公里,离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35公里,全村396户,1610人,面积0.6平方公里。 曹墩历史悠久,史前已有先民居住,盛唐时曹墩有施、曹、安、夏四大家族(现村口外仍称夏家州)。至宋代市场繁荣,曾有"平川府"之称(解放初成立初级社时仍称平川社),因南宋朱熹作《九曲棹歌》末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而得名。曹墩地处九曲溪上游,朱熹游完九曲(当时游船由纤夫拉着从一曲逆流而上直达曹墩),忽见农田百顷,一马平川,百里繁华,两眼豁然开朗,惊叹不已,故得此佳句流传至今。 清代曹墩隶属福建省建宁府崇安县周村里南乡,全村下设五个社(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上社、中社、后社、石山社、新社。解放后,曹墩隶属建阳地区崇安县星村乡,由于曹墩土地肥沃,浙江、四川、闽南各地的移民蜂涌而入,使曹墩日益繁华。如今曹墩姓氏繁多,据现有人口统计1610人中有92姓,其中以董、彭、吴、刘、黄居多。曹墩的语言也极复杂,本地话、浙江话、江西话、闽南话同时使用,但最通用的还是普通话,曹墩人无论大小都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彼此之间与外界都能很好地沟通。 曹墩的街区布局比较合理,具有闽北民居的典型特色,其中约可分成两大部分,即古民居和吊脚楼。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这些房屋都有江南流行的马头墙,既美观气派又防火防盗,有门楼、照壁、前厅、厢房、后厅、书楼、闺阁及后花园。厅大室小,冬暖夏凉,每进以天井采光,屋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民国14年(1925),土匪朱金标带领匪徒到曹墩抢劫,放火将曹墩上街、中街烧成一片瓦砾,所以现在上街中街难找古民居了。建国后,村民利用废墟因陋就简盖起了清一色的全木结构吊脚楼,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把门板、柱子、壁板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种房子干燥,不会返潮,居住舒适。街上有古老的打铁店,弹棉花铺,中药铺,茶庄及根雕、竹艺店等,人们置身其间感到安详宁谧,留连忘返。 曹墩村庄另一个布局特点就是"绿水穿村流淌",因曹墩地势平坦,村民将河水引入村庄。现在曹墩前街后街都有清澈的河水从街旁水渠潺潺流过,这不但方便了村民的生活,而且可以排污防病、及时防火。 种植兰花是现代曹墩人的爱好,家家户户阳台上、庭院里,小则几十盆,多则上百盆,其中品种名贵的,据说一盆可售几千元。曹墩村民还喜爱书法,走进街道,一副副颇具书法功力的含意隽永的对联随处可见。村里创办了"文化中心户",筹集各类书籍千余册,特别是科技方面的书籍深受农民欢迎,"文化中心?quot;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曹墩地灵人杰,历史上曾出过状元1人,举人几十人。宋末理学家杜本曾在曹墩隐居多年,构筑"聘君宅","思学斋"、"怀友轩"会友著书立说,创作了大量赞美武夷山的诗篇,节学高渊,名传一时。 清代学者董天工为曹墩董氏第十二世祖,乾隆间拔贡,曾任福建宁德、河北新化县司铎,山东观城知县。董在任期间清廉勤政,业绩可嘉,因在河北任职期间治蝗有功,升任安徽池洲知府,晚年致仕。他性爱山水,情钟武夷山,利用回乡省亲期间,遍览武夷名胜,收集旧志诗文,亲加考订,编纂《武夷山志》八册二十四卷流传至今。该志详细叙述了武夷的山水、形胜,历代所受封赐,并详尽介绍了历代到过武夷山的诸多名臣、官宦、隐士、僧道等等,还记录了一些古建筑的兴废更替及山中古迹、物产等,为后世研究武夷山的自然与人文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董天工还热心教育事业。乾隆三十一年(1766),董天工跨海东渡,任台湾省彰化县教谕,亲自撰文执教台湾百姓,创办学校,广收学生,普及文化教育,改变当地不良的习惯。彰化县一些地方现在还有"董天工祠",纪念这位为普及台湾教育事业而呕心沥血的曹墩人。董天工根据自己在台湾眼见耳闻的事实,"靓山川之秀美,水土之饶沃,风俗之华丽,物产之丰隆,有见有闻,退而识之,稽成文献,编册成书","编辑出版了《台湾见闻录》四卷(1801年自序)"。清抄本四册,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台湾文献丛刊129号)。董天工68岁时病卒武夷山,葬幔亭峰下,其坟茔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首页 | 关于国旅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网上预订 |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