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溪边游览道前进不远,有一座饱受沧桑的石坊门,门额书"叔圭精舍"四个大字。门外东侧嵌一石碑,名奉先祠碑,门内东侧有一巨石,石上题刻"云窝居径,叔圭隐居之处,著《通鉴详节》",这几处遗址及云窝一带众多的石刻,记载了云窝开发、兴衰的历史。 北宋政和五年(1115),钦差苏德舆受命礼聘崇安籍乡贤江贽(字叔圭)入朝为官。江贽三辞不赴,钦差遂命县令陈难为其建造精舍于云窝,额题"叔圭精舍",赐号少微先生(少微星亦称文曲星,预兆鸿儒出现),藉以旌表贤儒,故此坊又称少微坊。江贽曾在此钻研学问,编著《通鉴详节》。江贽之堂侄江德修恪守父辈遗训,嗜学苦读,官至朝议大夫。朝廷又为之建造精舍于云窝,名为淮阳书院,石坊内外尽属钦赐之地。迄至明代,因江氏家族衰微,遂将云窝一带让售给长乐籍卸任官员陈省。 陈省为明文学家、理学家,字孔震,号幼溪,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使,晋少司马。后因朝廷许多权贵对他有忌,于万历十一年(1583)主动罢官退隐武夷山,在云窝叔圭精舍和淮阳书院的废址上筑室隐居,专意著书讲学。陈省不惜耗资开发云窝,先后建宾云堂、栖云阁、迟云亭、寒绿亭、红叶亭、巢云楼、研易台、生云台、嘘云洞、聚乐洞、栖真阁、碧漪亭、竹坞、问樵台、青莲石沼亭、停云亭等16处建筑,总称幼溪草庐,成为山中最豪华的景片之一,构建规模超过毗邻的朱熹紫阳书院。当时有士人游武夷,见紫阳书院破败,与幼溪草庐形成鲜明对比,就在书院之壁题诗一首:"紫阳书院对清波,破壁残碑半女萝。颇爱隔邻亭榭胜,画栋朱拱是云窝。"陈省见了这首诗后,又出资将紫阳书院也修葺一新。陈省在幼溪草庐研究易经达13年之久,偶有所得则敷衍成文,撰《幼溪集》、《武夷集》、《得闲集》各四卷,刊行于世,对发扬和传播朱子理学作出一定的贡献,为武夷山的旅游开发,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虽建筑无存,但大部分景点仍留下他题写的摩崖石刻,气势雄伟,笔力遒劲,并保存完好,记录着当年的繁荣。 陈省之后,云窝一带又为李氏所得。清雍正十二年(1734),江贽裔孙江睿从李氏族人手中重资赎回祖业,并拓宽四至,范围包括上下云窝以及接笋峰、天游峰、天壶峰、苍屏峰和废弃的元代御茶园部分地方,仍于接笋峰下重建淮阳书院,奉祀江贽、江德修伯侄二贤。崇安知县刘亲为撰记勒碑,就是现竖于石坊门旁的奉先祠碑。
返回首页 | 关于国旅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网上预订 |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