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景点介绍                                

 

        一线天、虎啸岩景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带各位游览一线天的几个景点,就是一线天、楼阁岩、虎啸岩、兜鍪峰,希望大家能喜欢。
  各位朋友,面前的这座山,叫做灵岩。它高千仞,长数百丈,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边的是灵岩,中间的是风洞,右边的是伏羲洞。大家现在跟我进岩洞。洞内很暗,请大家走好。好了,我们现在抬头看,岩顶有一条裂缝,好像斧头劈开的一样,宽不足0.3米,长约100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好像跨空彩虹。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线天。
  关于一线天的民间传说非常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人说这是伏羲大神用工斧劈出来的。而科学的说法则是武夷山的红色岩层由沙岩、砾岩和页岩交互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壳上升的过程中,岩层受到不均匀压力的影响,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在流水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就逐渐被侵蚀,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景观就出现了。
  从一线天出来,再走几十步就到了风洞。风洞里凉风习习,夏天到此坐上片刻,就会感到肌骨透凉。"风洞"二字是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建安郡人徐自强所书。从风洞出来,绕过地道石廊,就到了灵岩洞。传说古代一个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所以又叫葛仙洞。洞内有口井叫圣水井,井水清澈,味道十分甜美。
  朋友们,我们继续往前走。距灵岩洞100米有一座石岩,岩壁洞多,好像是高楼的窗户,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所以又叫楼阁岩。左边兰岩下有一块石头,好像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有个螺蛳洞,十分壮观。

  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岩石峻峭,巍然屹立。这就是虎啸岩。传说有仙人骑虎到此吼啸而得名。其实它的声音是来自岩上的石洞,山风穿过洞口,犹如虎叫,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各位朋友,游览至此,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到虎啸岩和大王峰非常相似,都是四壁陡峭,伊然耸立,登山之路宛转曲折,仿佛是登天阶梯。从岩底上到半壁,可以看到岩下这块小平台好像小船的甲板,这是虎啸八景之一的不浪舟。古人曾有诗描写此景说:

 "波涛满尘界,一叶能知止;还嫌架壑船,下临不测水。"紧靠不浪舟的岩洞叫驻真洞,洞内可容纳数十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一1722年)崇安县令王梓游玩至此,看到此洞临近西溪,遂改名为虎溪洞,并题写了"虎溪灵洞"四个字。虎溪岩上有一个著名的天成禅院遗址。这里岩壁斜覆,山溪回流,地势既宽敞又幽深。房子只有四堵上墙,不施片瓦,风雨不侵。倘若是晴朗的夜晚,在此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禅院前的石门,是虎啸八景之一的普门兜,其寓意是慈航观世音普度众生之门。这尊观世音菩萨岩雕,修于1994年。雕像高10余米,依岩倾俯,端庄慈祥。禅院右侧有虎啸八景之一的语儿泉。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顺崖而流,水声好像小孩学语。明吴式在《武夷杂记》中说,该泉水"浓若停膏,泻杯中签毛发,味甘而博,饮之有软顺意"。各位著有兴趣的话,不妨带罐子来取水煮茶,保证能尝到天然真味。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品尝了僧人用语儿泉冲泡的武夷岩茶后,生动地描述道:"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解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工与水晶不同之致。"前面有一个茶亭,大家可以喝点茶,歇~会儿再走。从语儿泉往前走,有水滴下来,这是崖顶落下来的岩溜,有时一整排滴答不止,这就是著名的虎啸八景中的又一景:法雨悬河。
  继续往前走,绕过岩背,转过茶坡,左右岩墙夹道,小路曲折,这是虎啸又一景的坡仙带。有人认为,这条路像是坡仙使用的腰带,故而名之。也有的认为,左侧岩上有几十条沟纹,好像一条条带子垂落下来,所以取名坡仙带。这条蹬道非常惊险,不亚于隐屏峰的龙脊、鸡胸,请大家走好。现在请大家看这个佛窟,这就是虎啸又一景的宾羲桐。洞朝东,太阳照到丹霞岩壁,满洞生辉,红光灿烂,因此得名。这是一条深不可测的裂缝,好像大王峰的投龙洞,中间孤零零一座桥,人在其间,命系其间。所以,这座桥被叫做定命桥。各位朋友,我们站在这里,纵目望去,武夷群峰尽收眼底。每当云雾起时,群峰就好像是蓬莱仙岛缓缓沉浮,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令人拍手叫绝。现在我们下山,在半山腰中可以看到虎啸八景中的集云关。关于集云关,有一首古诗咏道:"嗟彼山岫云,随风日来去;灵峰洞壑深,能使云常住。"也就是说,这是武夷山的又一个云窝。现在,让我们游览虎啸八景的最后一个景点;白莲渡。白莲渡在哪里呢?这个景点,全靠大家的想像。古时候,虎啸岩的西溪流水浸瀑,夏天白莲花盛开,古人想像那是天上佛祖以圣洁的白莲花接引世人的渡口,就把它称做白莲渡。
  虎啸岩美景很多,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溪深可潜、径隘可守的屯兵之处。据《武夷山志》记载: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武夷山区的农民为反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在陈德容、霍武等人领导下,以虎啸岩为据点,揭竿而起,占领崇安县城好几个月后,转战建阳、建瓯等地,威震闽北。后来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影响很大。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又有建阳赖响兄弟,聚众数百人,在虎啸岩一带修筑寨栅,谋划起义,但因泄漏而遭官府镇压。可见虎啸岩是一处自然美景与文化内涵兼备的景观。
  大家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奇峭的山峰。它前高后低,凌空舒展,岩顶上古松挺立,岩背倾斜而下,北望活像古代卫士的头盔,所以叫做兜鍪峰。它又名斗米峰,取名来源于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兜鍪峰上有一座小庙,庙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老和尚善良厚道,小和尚懒惰贪心。庙旁有个洞,洞里装满大米,只要一念口诀,白花花的大米就像涓涓细水一样流出来。小和尚看见老和尚每天只取一斗米,就大叫:为什么不多拿一点儿?老和尚教育他说;"做人莫贪心!"小和尚并没有听过老和尚的教导。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办事,临走时把口诀告诉了小和尚。老和尚刚走,小和尚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米斗,挑上箩筐,又拎个大布袋,跑到斗米洞,装满米斗又装满箩筐。他还嫌洞口太小装不满大布袋,便搬起石头砸开洞口。洞里的大米哗哗地流了出来,不久布袋也装满了,可他还不肯罢休。大米越流越多,堆成了一座小山。小和尚很得意,嘴里不停地唤着"流呀,流呀,快流呀!"大米越流越多,越流越快,终于像潮水般涌来,一下子把他推进米堆。小和尚赶紧念收住的口快,可是太迟了,大米盖过他的头顶。一会儿大米变成了黄土,把小和尚永远埋在了里面。
兜鍪峰西壁,有一个洞穴,里面有两个架壑船棺,所以兜鍪峰又叫做搁船岩。峰的背后,还有太极岩、虎窟等景点,今天就不--一介绍了

    各位朋友,武夷山景区游览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几天来的合作。希望各位今后再来武夷山游览。

  

    

  

 

返回首页 | 关于国旅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网上预订 | 交通指南

©2000-2008 版权所有 武夷山中国国际旅行社 www.513cits.com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观景路35号   邮编:3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