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数越后面  内容越新                                                                                  页数越后面  内容越新


      茶博会高级论坛征集论文222篇

 

    “龙井茶是杭州的‘金名片’,杭州完全有条件做大做强茶文化、茶产业、茶旅游,打造中国的茶都。”这是广东中山市的苏炎明先生在征文中发出的赞叹。

    在4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期间,将举办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的高级论坛。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3月在全国组织“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目前,活动组委会已征集到全国各地的论文222篇。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征文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各地专家、学者纷纷向活动组委会提交论文。

    “我们确实没想到征文会引起全国这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论文征集活动组委会的联系人、市科技局的姚寿坤介绍说。3月初,组委会在《光明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中国《茶叶》、《茶叶信息》等报纸杂志,以及政府政务网、科技政务网上发布征文信息,在短短几天内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论文征集消息发布的第三天,就收到了北京岳建先生论《茶文化与茶经济》的第一篇论文。在20多天时间里,得到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安徽、云南、宁夏、广西、福建、四川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全国各地送来的论文达222篇,其中大专院校46篇,各类茶叶协会、研究会29篇,政府机关、市民147篇。北京茶叶协会从《光明日报》获悉征文信息后,主动打电话要求参加茶博会,希望帮助落实有关事项。香港凤凰卫视台驻京记者站也来电询问论坛的有关内容,火爆程度大大超出了组委会的预料。

    字字珠玑句句金

    在市科技局,记者看到的是已从电子文本打印成一摞摞散发着墨香的论文。这些论文内容涉及杭州的茶历史、茶文化、茶科技、茶贸易、茶产业、茶旅游等各个方面。随意抽出一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市民对“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浓浓关爱之情。

    湖南省永兴县的邓大龙在文中写道:杭为茶都,当之无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之美,世人折服。来到杭州,处处都能感觉到与茶息息相关的气息。江苏苏州市的王龙芳提出了“国饮之茶与小学教育相结合”的观点,他认为,可以把有关龙井茶的民风、民俗以及历史名人等编入校本作文教材。南京农大的朱世佳老师提出了“杭为茶都”文化形成的现实意义。安徽教育学院的李仁教授从历史、自然、人文等方面弘扬“西湖龙井”茶的绝佳品质,分析了“杭为茶都”的优越条件,提出了打造茶都的具体办法。浙江的李文照先生更是提出茶不仅要成为“国饮”,而且走出去成为“世界之饮”。

    浙江大学茶学系兼职博导赵大川不仅撰写了《浅论“杭为茶都”》的论文,还向组委会选送了个人多年收藏、反映杭州茶叶生产、文化、贸易、科研历史的珍贵史料文物。家住杭州望江新村的平福清,是个75岁的聋哑老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还是一笔一画写出了文章,到打字店打好后寄出。回到家,发现有错别字和遗漏,又连夜改好,第二天一早,专门将修改的文本送到了组委会所在的市科技局。他建议,将杭州产的花茶,改名为“花港观鱼”,红茶改为“三潭印月”,碎茶改为“断桥残”,让西湖景点都融入茶叶的名字,让所有的杭产茶都烙上西湖的印记。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


----------------------------------------------
网络实名:武夷岩茶、武夷山大红袍
通用网址: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在线  www.wystea.com

2005-4-12 0:28:01

返回茶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