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鹤
今天咱们去探访大红袍,边走边说。
选择的路线还是从水帘洞出发从慧苑坑、流香涧绕到九龙窠,刻意没有走天心禅寺那条近路——主要是贪恋沿途的美景和美色(一般的游客从天心寺走到水帘洞,醉鹤反道而行,正好看迎面走来的香汗淋漓轻娇微喘的美女),哈哈哈哈哈 。。。
出了流香涧,踏上去九龙窠的小路
走上一个高高的坡,回望流香涧方向。
前方就是九龙窠!在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中,九龙窠不是一个很出名的景点。因有九只形似龙的丹霞地貌状的岩崖,分两排依次并列于一条峡谷间。一个关于龙的山名就这样定格了千百年。在神奇幽静的窠里,真正藏卧其间的灵魂不是九条“龙”,而是比“龙”更具魅力的大红袍。
大红袍,她披一身荣光。在各种版本的传说中,重点突出的就是她具有治高人贵人体恙的奇特功效,而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传说一传再传,于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红袍就变成了神。高耸在崖壁上,蒙着一层神秘的光圈,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即……
大红袍母本树丛的考证,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最终还是统一定下来,就是九龙窠这几株,虽然她的前名叫“奇丹” 。
不说别的,就是“大红袍”这三个字,题写的时间,说法也不一样。有的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崇安县长(武夷山市的前身是崇安县)吴石仙题写,天心寺僧人将题字搬上摩崖的。另一种说法是“大红袍”三个字,是1927寺僧怕游人乱采真本而于较难攀登之半崖岩壁为之。出汗,迷离啊,迷离啊
看那大红袍其生长在环境幽奇、气候独特、土壤适宜,终年云雾缭绕、细泉潺流的九龙窠内,再加上有历代名人的歌咏与神话故事的附丽,茶农的更细心地管理和精工制作,遂使大红袍具有独创的品质和药效而闻名遐迩。“大红袍”茶树一共六株,常年产量半斤左右,最好年景也不出1斤。 量少,名奇、株老、叶芳、味特,更突显了她的身价。
不管传说和荣耀,单就大红袍的存在,就说明了她与山水融为一体,与武夷文化融为一体,更与世界文化遗产融为一体。从某种意义来说,武夷山的大红袍已不是单纯的饮品了,她还是武夷山走向世界的名片,她也是武夷山的镇山之魂,也是武夷岩茶之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