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建平
据《崇安且新志》记载:乾隆年间,下梅“日行舟三百艘,络绎不绝”。就是说:每天三百多艘竹筏,浩浩荡荡来到下梅梅溪。成箱成箱的茶叶经过精心包装之后,被搬运到这些筏上,开始了它们遥远的行程。
推也不会想到,在县城行政图中仅是个小点的下梅,竟连接着万里之遥的中俄贸易边城,连接着“晋商”那通向财富帝国的梦。
清乾隆二十年春,下梅来了几个“北佬”,他们操作浓重的山西口音,时不时用谁也听不懂的北方话与当地人搭讪。不久,还在客栈租了“包间”,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他们无所事事,整天在村庄附近溜达。看得出来,他们对下梅的风土民情、乡间小吃并不注意,似乎对荒山秃岭、河道河滩更感兴趣。其实,这几个“北佬”就是山西榆次的商帮,为首的是一个叫常万达的,此行是专为茶叶的“供应基地”和“合作伙伴”而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次不经意的“溜达”,却走出了一个连绵万里的茶叶之路,成就了下梅二百多年的辉煌。
借着手势,人们才知道,那个叫常万达的“北佬”是看中了下梅的大片荒山和梅溪方便的水道。不久,他们不惜重金买下了下梅的荒山,同时还买下了赤石、大布、溪洲等与下梅邻近的所有荒山。几经考量,常万达又在下梅的诸多茶庄中,选中了“景隆号”主人邹茂勋作为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基地的合作伙伴。二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看那颓垣残壁,当年邹茂勋门楼“景隆号”三个字仍依稀可辨。
下梅邹氏祖籍江西南丰,清顺治年间逃难至下梅落脚。凭着吃苦耐劳和从老家带来的茶叶种植技术,邹家逐渐在下梅站稳了脚跟。
邹家脚踏实地的品质,给常万达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家雄厚的资金,也吸引了想要扩大经营规模的邹家。于是,两家一拍即合。不久,常氏和邹氏联合经营的“素兰号”成为武夷山最大的茶庄。他们雇请当地茶工,在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厝坊设焙茶坊、茶库存,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乌龙茶。这段合作的历史,在山西榆次车辋的《常氏家谱》中做了详细记载。
在与常氏家族的合作中,下梅邹氏大开眼界。邹氏也到山西榆次,将武夷山所育茶苗带到当地载种,并教“制茶之法”,甚至把山西生产的茶叶囤积当地,在新茶尚未上市前抛售。邹氏还入股购置骆驼,在恰克图用茶叶换“洋油”,运回南方销售。这样,即避免骆驼队往返放空问题,也解决了白银往返运输不安全问题。如今,下梅邹氏还留有从恰克图带回的“美孚”油箱、商号模具以及验押货物的木印,这些与茶贸易有关的实物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过去。
“素兰号”把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佣当地脚夫用车马到家至江西河口。所《崇安县新志》记载,乾隆年间,下梅“日行舟三百艘,络绎不绝”。就是说:每天三百多艘竹筏,浩浩荡荡来到下梅梅溪。成箱成箱的茶叶经过精心包装之后,被搬运到这些筏上,开始了它们遥远的行程。
清《读史方輿纪要》也记载:山西运茶商帮两轮车、鸡公车吱吱入耳,日夜喧哗不绝,道所居塞......
到达江西河口后,由船帮改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然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源、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抵达中俄贸易边城--恰克图,全程七千多公里,这条以下梅为始、以恰克图为终的运茶路线,被人们称为“万里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