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农按传统制作技艺对茶青进行手工摇青。 记者 张国俊/摄
今年3月底,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创作的第五部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与“印象铁三角”的前作“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有所不同,这次以山水实景、宏大绚丽场面打造的“印象”主角是茶。
大红袍,乌龙茶系武夷岩茶之王。茶界泰斗张天福曾对其评价:“凡茶香种种,有品种香、土壤香、气候香、加工香,武夷岩茶四香具备。”而王者大红袍,自然汇聚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灵秀清透气息,更具不同凡响的品质与韵味。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叶启桐对大红袍的来历做过多年考究,据民间传说,因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悬崖之上,每年采摘时节,茶农训练猴子攀崖采摘,采茶猴身着红背心,因此得名。还有一种传说,唐朝初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夜宿武夷山天心庙,半夜时分秀才突然腹痛难忍,庙中住持急忙泡来一碗茶,秀才喝下顿觉一身轻松。秀才考取状元,衣锦还乡时,就将身着之红袍披在那棵解除他病痛的茶树上。
“而现在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产大红袍的茶树嫩芽呈紫红色而得名。”今年已66岁的叶启桐说。
从历史的尘埃中一路走来的大红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而是历经了风风雨雨。大红袍的前世是武夷茶,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多以蒸青团茶出现,即龙团凤饼。元朝,武夷山有御茶园,每年进贡的茶叶达5000饼。明朝初年,因为上流阶层的饮茶习惯发生很大的变化,武夷茶因此备受冷落,御茶园疏于管理,茶树枯败,武夷茶便难以踏足宫廷。此后,武夷山人求变求新,将团茶改为散茶,并发明了将揉晒、发酵、焙烤相结合的制茶新工艺,这是茶叶发展史上最辉煌的突破,也是武夷岩茶和大红袍独特制作技艺之渊源。
清末,从福建武夷山至中俄边境的买卖之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的“万里茶路”开通,包括大红袍在内的中国茶生意向外扩张有了陆路通道。万里茶路的经营者,都是来自非产茶区的山西商人。电视剧《乔家大院》就有章节说到,晋商乔致庸带领乔家商队从武夷山贩茶之事。
曾经闻所未闻大红袍之人,恐怕后来有许多就是从《乔家大院》的这部电视剧中了解到武夷山茶叶。然而,在当年却恰恰相反,是武夷岩茶成就了乔致庸,或者说,没有“万里茶路”,也就没有“乔家大院”。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武夷岩茶再次由盛而衰,跌入最低谷时,武夷山茶园总数仅存千亩,年产茶仅百担,这与乔家商队早年一次从武夷山就贩卖出上百船茶叶量相比,差距着实是悬殊。叶启桐说,除了饮者喜好取舍决定了大红袍的兴衰外,民生富裕与否也是极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健康、天然的茶饮随之再度辉煌,成为世界第一饮料。
近年来,以大红袍领军的武夷岩茶市场需求突飞猛进。武夷山市的茶叶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攻关,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性。目前,武夷山有茶园11万亩,大红袍的栽种面积就达4万多亩。2006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为保护珍贵的大红袍母树,决定对其停采留养。2007年10月,最后一份母树大红袍茶叶送交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惟一现代茶叶。
随着“印象”的上演,为大红袍的今生增添了不少新故事。“印象大红袍”以“物”言“悟”,以茶老板为首的“印象茶馆”中的伙计众人作为线索,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又一个让人应接不暇的故事片段。从“听茶吟诗”到“二仙斗茶”,再到展示武夷山人繁复细致的制茶工艺,环环相扣。
导演并不仅仅意图做一个“大红袍”茶叶的全景广告,而是在整个纷繁错落的表演里教化观众能够“放下”:放下烦恼,放下抱怨,放下痛苦,放下郁闷;然后拾起“轻松”,拾起“清净”,拾起“感激”,拾起“幸福”。
“茶”的精髓不在于工艺的繁复,冲泡规矩的浮浅,而是需要一种悠然淡定的心境,才能够品尝出真味道。而这种心境恰恰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心中逐渐消逝的情怀。叶启桐认为,饮一次茶就是把浮躁的俗心烦事放下的那个短暂的心路历程,唯有其时才能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使冷淡的心情变温暖。“这不单单是茶的文化和精神,也正是现在社会正需要的一种寻找自然,回归温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