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溪铁观音成功的营销方式相比,普洱茶在宣传营销有所的欠缺:
1、云南全省茶区政府、企业连续几年声势浩大的宣传推介,偏重轰动效应,而轻普洱茶基本知识、饮用方式的普及。知道普洱茶的人多,懂普洱茶的消费人群扩大有限。
2、重“产”轻“销”,与安溪庞大的营销队伍相比,云南普洱茶业自己的营销队伍尚未形成,主要靠坐等、依赖省外经销商销售,厂家不能准确了解市场需求,价格不透明,使投机炒作者有机可乘。
3、部分知名品牌普洱茶实行等级经销商制,几个一级经销商向厂家交纳保证金订立合同,垄断了产品经销权,进而将茶价玩弄于手掌之中,各级经销商联手,编造“藏茶暴富”神话,抬拉价格,恶意炒作,制造市场乱象,掠取暴利,导致终端零售商受损,消费者受伤害。厂家对此则束手无策,品牌遭遇信任危机。
4、部分企业盲目扩张,造成毛茶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少数厂家甚至乘机加工以次充好、假冒名牌的普洱茶,严重损害了普洱茶的声誉。
5、少数媒体不负责任地对普洱茶常识的无知或歪曲宣传,造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
虽然在营销手段上,安溪铁观音略胜一筹,但是普洱茶也有自己的优势——云南省政府的支持力度。云南省政府在茶产业会议上曾提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做大、做优、做强以普洱茶为主的“云茶”产业,把普洱茶代表的云茶当第四支柱产业来进行推广。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普洱茶正因为有了政府主动,有了企业和社会的自觉参与,才会在几年间红遍大江南北。面对云南省政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普洱茶,安溪茶农组织化程度依然较低,生产、加工、销售仍以分散性为主,个体为主,不利于生产的统一管理,也不利于新科技的大面积推广。作为不同的茶品,铁观音和普洱茶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参与到二者市场推广中的政府力量,从目前来看却是极为悬殊的,一县之力怎么对抗一省之力呢?
铁观音、普洱茶各有各的优势,可相互依托发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市场里滚打多年的人说:“如果市场上只流行一种茶叶,那么就缺少竞争、缺少一种激活!”此话的前提虽是假设,但说的确实是真理。我们希望市场繁荣,也希望有更多的好茶、新茶来满足自己好茶之心。其实,不论是哪一种茶叶的流行对消费者是好事,对茶农和茶企也是好事,普洱茶与铁观音,谁PK谁并不重要,普洱茶对国内外茶业的激活,无疑是不容置疑的。反过来讲,铁观音经过多年打磨已进入了消费的理性阶段,市场趋于成熟。这对发展中的云南茶是值得借鉴的。
武夷岩茶vs普洱茶
关于武夷岩茶和普洱茶的市场竞争,我们可以先看看网上是如何说明武夷岩茶与普洱茶之间的差异:
1、陈龄差异:
武夷岩茶陈年期适中,一般为一到五年,讲求口感和保健功能实用性,不盲目鼓吹和夸大陈化之年龄,务实客观、物性昭昭;而普洱茶商业化操作严重,拼包装、比年代、视陈旧、造名气、寻来源等玄学体系严重偏离茶叶本身之食品属性,越陈越好之误区有悖天然食品自然规律。
2、工艺差异:
武夷岩茶不仅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传承,流程精工细作,不省工力,且对原产地武夷岩茶范围划分明显,质量保证可以正本溯源;普洱茶的定名之初,显现普洱茶产区“商文化”泛滥,而“产文化”薄弱,现代则过于依赖港台市场推手神秘化炒作,茶叶本身质量之分野标准模糊,工艺体系失之于粗线条,而且其黑茶属性或者绿茶属性也因此一直处于混淆状态。
3、品类差异:
武夷岩茶产品类别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口感差别,各品类又自成体系,体现出庞大之市场底蕴;普洱茶产品细化不足,仅有生饼、熟饼之外观年份类别,标准各自占山为王,极易产生品类混乱和造假现象。
4、品赏差异:
武夷岩茶系乌龙茶之祖,工夫茶之宗,重品轻藏,甘、醇、爽、活、香等特色明显,“岩骨花香”特点尤显,适合以精致工夫茶具品味、赏玩,形成了一系列茶道文化。普洱茶重藏轻品,品赏实际是借用工夫茶文化,茶性立体典型性不足,饮用文化特性模糊。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武夷岩茶打的是“文化牌”,其文化历史积淀,是最大的优势,但是就目前的市场来说,武夷岩茶是这两年兴起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与普洱茶对抗。然而二者的目标,都不约而同的指向安溪铁观音,谁能在竞争中打败安溪铁观音,谁就将掌握市场的主动。武夷岩茶和普洱茶的市场竞争,随着武夷岩茶的日益兴起,以及在安溪铁观音的竞争之下,会愈发的激烈。随着安溪铁观音2010年春茶的即将上市,我们拭目以待!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和普洱茶谁会占主流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的,不是人为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叶店同时经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和普洱茶,这样的经营方式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不同客人的口味。现今的茶叶市场,没有一家茶叶可以独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普洱茶还处于“三国演义”的状态,中国的茶叶市场,还未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安溪龙研韵茗茶认为:没有永远的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是最有发言权的。满足多样化,互补优缺,才是市场运行良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