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公路,洋装轿车,一个小村落也能富得过一个大城市。是什么改变了落后,改变了贫穷?是一片片捏在手里几乎没有重量的叶子。种茶的地方,几乎寸土寸金,茶农们守着自己的茶园,把收下的茶青制成茶,便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茶农富裕了,茶村有了名气,外来买茶的人多了,热闹了,酒楼旅馆多了,旅游业发展了,一个村落的命运因茶而改写了。
武夷星村:“茶不到星村不香”
在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域,有个叫星村的小城镇,它不仅有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而且还有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不登天游,虚此一游,不坐竹筏,等于白游”,天游峰和九曲溪这两大景点。就处在星村。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即将开幕之际,记者慕名来到这个被誉为“茶不到星村不香”的地方,走进扑鼻诱人的茶叶精制厂,拜访茶农,在细细品味岩茶大红袍中。感悟几位茶农创业的艰辛与欢乐。
数据显示,星村镇现有茶园3.4万亩,年产量2400多吨,拥有大小茶叶厂家200多家,占全市的35%。在星村镇,茶叶厂家主要分布在镇所在地的星村以及曹墩、桐木、洲头、黄村、黎源等地,以九曲溪两岸的茶园最为著名,品质也特别优异,令人爱不释手。
九曲茶叶精制厂的3000多亩茶园,就绝大多数分布在九曲溪两岸。该厂的“双狮戏球”是福建省著名商标,该厂经过20年摸爬滚打,已进入省级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年过花甲的厂长游永生,待人热情和蔼,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前来作客。从1987年开始,游永生就大胆承包九曲茶叶精制厂,两轮承包之后,已有20年种植、加工、销售经验的游永生,便自立门户,建起现代化的新厂房,岩茶质量大为提高,销售收入直线上升。
游永生十分明白“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这个道理,该厂每年自采和收购的毛茶,都严格按照程序生产和加工,绝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每年生产的大红袍、肉桂、水仙等茶叶品种,绝大多数出口东南亚、美国、日本、西欧等地,20年累计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创税利2000多万元,解决了200多人就业,成为武夷山市骨干龙头企业。
星村镇民俗风情村曹墩村的岩茶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在乡巴佬农庄垂钓、品茶、摇水车、漂流、舂米,饶有兴趣地品尝农家宴,真是乐此不疲。郑金华是农庄的主人,也是位肢体残疾人。10多年前,他因遭遇车祸,险些丧命。活下来后,他放弃城里的生活,举家来到这里,开垦60多亩茶园,种上大红袍等武夷山名茶。并带领一批人马,把农庄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在农庄就地销售,他还在市区开办茶庄,以茶会友,真诚待客,年收入不菲。郑金华以农庄为阵地,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这里休闲度假。武夷山锦绣、风光国旅等10多家旅行社都将乡巴佬列入乡村旅游推介线路,今年国庆旅游黄金周,郑金华的农庄就收入5万多元,许多到大峡谷漂流归来的游客,慕名到农庄品尝岩茶和农家宴,坐在轮椅上的郑金华也体会到创业人生的许多快乐。
年近古稀的吴顺元,是星村镇顺元茶叶研究所所长,早些年,他以年上缴利润28.8万元的胆略,承包葫芦萍茶场,令人侧目。
吴顺元手脚不大灵便,但他对岩茶事业充满热情,在葫芦萍650亩茶园内,他带领300多位员工,年复一年,辛勤耕作,换来了茶园的丰收。开始,茶园老化、年产量不高,他就投入20多万元,对茶山进行改造,使年产量得到提高。有了品质和品牌,才能卖出好价钱,他便注重制作技艺的改进,邀请茶叶专家不时前来指导,逐年提高大红袍质量。为广开销路,他派出促销队伍,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设立茶庄,推介武夷岩茶,还广泛参加武夷山组织的各种大红袍宣传促销活动。前不久,在星村镇举办的“星愿杯”茶王赛中,该厂的水仙茶夺得金奖。几年来。该厂在国内外各类岩茶评比中,均夺得名次。
吴顺元感慨地说:“我没有文化,又是乡村人,能有今天的事业,很不容易。在武夷山星村这块岩茶宝地,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星村岩茶走向全国和世界而不懈奋斗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