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位置导航:

 首页 >> 岩茶知识 >>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 >> 第二章 采制 >> 正文

 


第三节 产量、产地(一、产 量)


发布日期:[09-11-17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第三节 产量、产地

一、产 量

  武夷茶自南朝进入京城之时,产量很低。唐宋两朝分别以腊面茶和龙团凤饼出现时,因只供少数贵族享用,产量不高。元朝在武夷四曲专设御茶园,武夷茶大量入贡,特种茶的产量日益增加。据文献记载,在初贡阶段的至元十九年(1282)“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三四十年后,由于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制贡茶5000饼(一斤约20饼)。贡茶的扬名也使民间饮茶趣味日臻,民间产的产量也随之增加。明嘉靖年间撤销御茶园。解脱官办的管束以后,茶叶产量又获上升,年产量约5万公斤。清初,武夷茶远销海内外,产量增加很快,但未有详细记载。清光绪年间,年产量高达35万公斤,其中武夷岩茶(乌龙茶)20万公斤,桐木红茶(包括正山小种)15万公斤。民国3年(1914)武夷岩茶产量最高,达22.5万公斤,但正山小种生产却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出口滞销,产量锐减至数万斤。民国5年,正山小种产量再次锐减至2.5万公斤,仅是光绪年间的六分之一。民国13年,因战事频繁,影响茶叶生产,产量锐减了一半多,仅10万公斤。民国19年,又因福建省境爆发刘卢战争(省府官员刘和鼎与卢兴邦土著军阀之间的战争),茶叶再度滞销,年产量降到1万公斤以下。民国23年,又因国民党军队“围剿”,封锁崇安苏区,产量只有1.75万公斤。随后,茶叶生产陷入低谷,特别是传统出口英国的著名红茶——桐木正山小种红茶更是一落千丈。民国2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年产量仅4万公斤。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民国30年,正山小种红茶年产量锐减到0.15万公斤。民国33年,福州被日军占领,海运不通,正山小种红茶年产量再次锐减到0.05万公斤。抗日战争胜利后,产量有所回升,民国36年,该茶年产量为1.25万公斤。但不久因金圆券贬值,全县茶叶生产又陷入窘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民国37年,全县年产量仅0.65万公斤,其中正山小种红茶为0.15万公斤。针对民国时期崇安县政府漠视和摧残武夷茶生产的情况,爱国华侨陈嘉庚十分愤懑。他于民国29年率领南侨筹赈祖国慰问团回国视察武夷山时,看到茶园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十分痛心,批评政府说:“武夷山自出名茶以来,已数百年之久,历代政府只知抽税权力,对研究培养与制造完全置之不闻不问,任农夫及商家沿用旧法,不思前进,当前虽有人提议改善,然在污劣官吏统治下,亦仅托空言也。”
9 7 3 1 2 4 8 :


【奇苑茶业公司茶事生产活动】
   4月30日观察百年老枞水仙萌发情况
   4月27日采制土国在水仙(详细图文报道)
   4月26日采制天心岩水仙(简略)
   09年春采摘九龙窠品种茶
   武夷岩茶丹桂开始制作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汇款方式 | 网上预订 | 在线帮助


Copyright © 2003 - 2008 武夷山奇苑茶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咨询电话:0599-5152999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本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登记备案(闽ICP备05000867号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最佳显示1024*768